夏天喝酒更易醉!醫證實:解酒基因活性明顯下降

分享:

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在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體內分解酒精的「解酒基因」活性會隨季節變化而改變。

夏天肝臟的解酒速度變慢,導致酒精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也因此更容易升高,讓人更快感覺到醉意。(示意圖/Pixabay)
夏天肝臟的解酒速度變慢,導致酒精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也因此更容易升高,讓人更快感覺到醉意。(示意圖/Pixabay)

「夏天兩杯酒,等於冬天的三杯酒!」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分享指出,最新研究證實,夏天喝酒確實比冬天更容易醉。有研究團隊對一群獼猴進行為期一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獼猴肝臟中負責分解酒精的解酒基因(ADH、ALDH家族)在炎熱夏季時,活躍程度明顯下降。

「夏天肝臟的解酒速度變慢,導致酒精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血液中的酒精濃度(BAC)也因此更容易升高,讓人更快感覺到醉意。」蕭捷健解釋,這項發現也呼應了過去公共衛生領域的觀察。芬蘭醫院紀錄和蘇格蘭的大規模飲酒習慣調查都顯示,夏季因酒精相關問題需要就醫的人數明顯較多。

天氣炎熱容易流汗,如果水分補充不足,會導致體內血液總量減少。(示意圖/Pexels)

除了解酒基因活性降低外,高溫和脫水也是造成夏天容易醉的重要因素。蕭捷健表示,天氣炎熱容易流汗,如果水分補充不足,會導致體內血液總量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同樣份量的酒精進入體內,在較少的血液中會形成更高的濃度。

《中天關心您|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多有害健康》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