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至少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0%,日前宣布汽車、半導體、藥品進口開徵25%關稅,劍指台積電;但總統賴清德上周宣示將編列「特別預算」,將國防預算占GDP比例提高至3%以上;外傳就是將潛艦國造預算改列。對此,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今(19日)質疑,迫不及待表態,恐壓縮我方談判空間。

據匿名國安人士稱,賴政府可能將已編列在國防預算的潛艦國造、岸置魚叉飛彈系統等重大軍事投資案改成特別預算,或將台美重大軍售案包裹編成特別預算。
馬文君表示,川普目前談的是晶片,並未談及國防經費,我方要什麼,而美方可以給什麼,目前都不知道。
馬文君示警,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政策也不同,迫不及待的表態,會侷限我方談判空間;另外,為什麼要將潛艦國造移到「特別預算」?目的是什麼?都應先對全民說明清楚。

依該國安人士透露,賴政府特別預算的編列有2種方式,一是將已編列在國防預算的重大軍事投資案,如潛艦國造預算2840億元、岸置魚叉飛彈系統預算866億餘元等改成特別預算。
另一種是比照前總統陳水扁於2004年所提3項軍購特別預算,將台美重大軍售案包裹在一起編成特別預算。
若自2026年度起,國防預算要占GDP3%,行政院須先提出特別預算條例草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在編列202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時,同步提出特別預算,在8月底前送進立法院審議,才趕得及在今年內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