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臟病症狀不典型!醫提醒:上腹痛、肩頸痠恐是警訊

分享: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全球女性的頭號殺手,致死率甚至高於乳癌與子宮頸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與專科護理師潘姿菁指出,女性心臟病的症狀常與男性不同,導致許多女性延誤就醫,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包括突然的胸口壓迫感、像大石頭壓著胸口的劇烈胸痛,可能伴隨冒冷汗和呼吸困難。(示意圖/123RF)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最近收治一名64歲女性患者,她原本無特殊疾病史,近期主訴上腹部疼痛。患者先前在消化內科接受檢查,但未發現肝膽腸胃方面的異常,因此被建議轉介心臟科進一步評估。經核子醫學檢查顯示有心肌缺血情形,隨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冠狀動脈存在嚴重阻塞。該患者經施行血管支架置放術後,病情穩定並已順利出院。醫師建議她出院後規則服藥,並持續回門診追蹤治療。

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包括突然的胸口壓迫感、像大石頭壓著胸口的劇烈胸痛,可能伴隨冒冷汗和呼吸困難。然而,臨床研究發現,女性常出現「非典型症狀」,導致她們常誤以為只是小毛病。

女性常見的非典型症狀包括上腹痛或消化不良感,容易被誤認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痛;肩頸痠痛、下頷痛,特別是左側肩膀或頸部;極度疲倦、呼吸不順,常被誤認為只是太累或焦慮;噁心、頭暈,則容易被當成腸胃炎或貧血。

女性更常出現「微血管功能異常」或「血管痙攣」,導致症狀表現不典型。(圖/Photo AC)

這些症狀缺乏「典型胸痛」的警示性,許多女性因此沒有立即就醫,往往拖到病情嚴重才送醫。研究顯示,女性心肌梗塞的延誤就醫比例,遠高於男性,這也是女性心肌梗塞死亡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造成男女心臟病症狀差異的原因有幾個,男性常見的是冠狀動脈主幹的大血管阻塞;女性則更常出現「微血管功能異常」或「血管痙攣」,導致症狀表現不典型。此外,雌激素在年輕時具有保護血管的作用,但隨著年齡增加、停經後雌激素下降,女性血管的保護力迅速減弱。

許多女性在停經後,會發現血壓、血脂、血糖開始升高,體重更容易增加。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統計,停經後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停經前增加兩到三倍。因此,50歲以後的女性,心臟病風險曲線會急速上升,甚至追趕上男性。

要輕忽「奇怪的胃痛、肩膀痠痛或突然喘」這些小毛病,尤其本身有三高或家族史的女性。(圖/Photo AC)

針對女性心臟病的防護,停經後的女性應每年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必要時做心臟超音波或運動心電圖。不要輕忽「奇怪的胃痛、肩膀痠痛或突然喘」這些小毛病,尤其本身有三高或家族史的女性,更要高度警覺。

女性應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少油、少鹽,多蔬果的飲食,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以及規律睡眠,避免長期過勞與焦慮。若已被診斷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切勿自行停藥。

「女性心臟病最大的挑戰,在於症狀不典型與自我忽略。許多女性長期扮演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容易把自己的不舒服放在最後一位,等到真正發作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胃部不適或呼吸困難時,請不要輕忽,這可能是心臟在向你求救。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