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國還在修陸上高鐵時 大陸已經把高鐵修到海上了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曹正仁/綜合報導

近日,大陸首條跨海高鐵全線鋪軌貫通。這是大陸首條海洋環境中運行的高速鐵路工程,也是全球行車速度最快的跨海鐵路。

福廈高鐵被稱為「福建省內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線路主線全長277.4公里,是福建省境內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也是大陸首條跨海高鐵,建設總工期5年,預計2023年正式運營。線路建成通車後,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福夏高鐵沿線。(圖/海峽都市報頭條公號)

目前,世界前三大跨海鐵路大橋為日本瀨戶大橋(設計速度160公里/小時)、丹麥厄勒海峽大橋(設計速度140公里/小時)、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大橋(2020年建成通車,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均為普速或快速鐵路。

經報導指出,該工程位於沿海高風速帶,颱風是影響大橋的主要災害性天氣因素。全年6 級及以上風力的日數平均為91天,全年8級及以上風力的日數平均47.7天。

為了抵抗海上強風,施工團隊採用新型流線形鋼混組合梁結構,主樑柱採用流線箱形結構並附加一些有效氣動措施,減少了複雜風環境下的風致振動,滿足了跨海大橋通行高鐵列車的技術要求。

跨海大橋施工需滿足諸多嚴苛條件。(圖/海峽都市報頭條公號)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顯示,泉州灣跨海大橋可抵抗12級颱風,11級暴風下不封閉交通,8級大風下高速列車不限速。即使在8級陣風下高速列車在海上按350公里時速飛馳,也可以實現硬幣在全速行駛的高鐵上不倒的硬指標。

除了強風,跨海橋樑還需克服高濕、高鹽、強紫外線的強腐蝕海洋大氣環境。高鐵工程結構的抗腐蝕標準是百年抗腐。據負責承建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的大陸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負責人曾甲華介紹,「在沿海地區高鹽高濕的氣候條件下,依靠在鋼樑表面刷漆的傳統防腐方式,很難達到標準。」

針對此問題,設計團隊採用了鋼樑超長耐久防腐塗裝體系。該體系耐鹽霧性和抗人工加速老化性為現有技術的3倍以上,可實現鋼結構在海洋腐蝕大氣環境下30年以上的超長壽命耐久目標,高於港珠澳大橋25年的設計防腐壽命。

據了解,海風吹襲以及海水侵蝕一直是海上大型工程面臨的核心問題,福夏高鐵的竣工象徵大陸工程界已在此領域取得技術性突破。未來相關技術將可轉移至包括海上石油探勘等諸多海上大型工程項目。

跨海大橋克服工程難點未來將被大規模使用。(圖/海峽都市報頭條公號)

不過,不少相關人士也對跨海大橋工程必要性提出質疑。從地圖上看,沿著泉州灣在陸上修建高鐵,繞路的距離並不算遠,為什麼選擇技術難度更大、成本投入更高的跨海方案?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教授認為,福廈高鐵跨海大橋不僅考慮成本和技術,還有更長遠的規劃,它起到「以賽代練」的試點作用。

曾剛進一步表示,「大陸國內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海灣。與泉州灣相比,許多海灣兩側的間隔距離更長,跨海大橋的修建難度更大。“如果在泉州灣能攻克技術難題,未來在國內會有更多地方能有所運用。」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