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倒數結束仍不變綠燈?交通局揭「全紅時段」用意

分享:

有網友發現路口的紅燈倒數結束後並未立即轉為綠燈,而是持續維持紅燈狀態。這種看似異常的號誌設計實際上有其專業考量,被稱為「全紅時段」或「清道時間」,主要目的在於確保路口完全淨空,有效預防車流衝突所導致的交通事故。

紅燈倒數結束後並未立即轉為綠燈,而是持續維持紅燈狀態,被稱為「全紅時段」或「清道時間」。(示意圖/Photo AC)

一名網友日前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提出疑問:「為什麼很多路口紅燈倒數完之後不是變成綠燈,還會是紅燈?有的先紅燈結束之後亮黃燈,然後又跳回紅燈再8秒、10秒,這樣紅燈倒數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引發了眾多通勤族的熱烈討論,不少人表示曾有類似經驗。

高雄市交通局過去曾針對此議題進行說明,為避免號誌轉換時造成車流衝突,以及讓用路人穿越路口更安全,交通單位會在號誌轉換時設置足夠的「清道時間」。(圖/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高雄市交通局過去曾針對此議題進行說明,為避免號誌轉換時造成車流衝突,以及讓用路人穿越路口更安全,交通單位會在號誌轉換時設置足夠的「清道時間」。(圖/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遇過好幾個,真的不懂這設計是怎樣」、「我也被騙過好幾次,紅燈倒數完了準備起步結果還是紅燈」、「我也有過,起步之後才發現還是紅燈,但不同向的也是紅燈了」,多位網友在貼文下方分享自己被號誌設計「誤導」的經驗。

然而,也有內行網友在討論中解釋:「有解釋過那幾秒其實稱為淨空時間,是預防闖紅燈造成傷亡。」、「全紅時間是很重要的,不然車流大的地方應該會整天車禍」,點出了這項設計的安全考量。

高雄市交通局過去曾針對此議題進行說明,為避免號誌轉換時造成車流衝突,以及讓用路人穿越路口更安全,交通單位會在號誌轉換時設置足夠的「清道時間」。這個清道時間包含黃燈秒數和路口全紅秒數,當號誌顯示黃燈時,是提醒用路人其通行路權即將結束,而號誌顯示紅燈則表示禁止通行。

高雄市交通局進一步解釋,當路口號誌黃燈結束後,路口各行向號誌會有一段「全紅清道時間」。這段時間通常會依據道路速限、車流量或路幅大小等條件,設計2至4秒的全紅秒數,目的是確保用路人在燈號轉變期間有充裕時間可以完全停止或安全通過路口,避免在燈號轉換間發生事故。

這種「全紅時段」的設計雖然可能讓部分駕駛人感到困惑,但從交通安全的角度來看,這項措施能有效減少路口車流交會時可能發生的碰撞風險,為所有用路人提供更安全的通行環境。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