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2號機17日執照到期,於當天下午1點開始逐步降載,深夜12時左右進入安全停機狀態,正式畫下在台發電47年的句點。國民黨立委黃健豪今天(18日)出席地方活動時揭露賴政府的能源政策有3大矛盾,喊淨零碳卻繼續倚賴火力發電、供電穩定仰賴9成的能源進口,以及全民共同承擔高電價、高碳排。

黃健豪上午受地方里長邀約參加活動。他在活動中動感受用腳踏車發電,踩了5瓦後換到一瓶現打果汁,並說「能源真的很可貴」。
在野黨希望透過「以核養綠」的方式,讓綠能逐步、穩健的替代核電,因此藍白立委5月13日聯手修法,立法院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修法,開啟台灣核電延役的可能,原本設計運轉40年的核電廠,如今得以申請最長20年的執照延長。不過,執政的民進黨完全反對,堅持落實2025非核家園。
黃健豪上午出席地方活動時,舉出賴政府能源政策有3大矛盾,分別是一、賴政府一邊喊著要淨零碳排,一邊卻繼續倚賴火力發電,方向完全背道而馳。
二、口口聲聲強調「國家韌性」、要做產業後盾,但實際上卻讓供電穩定仰賴9成的能源進口。
三、民進黨非核家園的夢想達成了,代價卻是全民共同承擔高電價、高碳排。
黃健豪表示,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統計,到今年5月,全世界有417座核反應爐,運轉超過40年以上的有190座,占45.7%,50年以上的有44座,占比10.6%,在符合安全規範下,運轉超過40年並不是特例。
他指出,我國3座核電廠40年期滿即停役,與國際上普遍讓核電廠延役的趨勢背道而馳,也與世界追求淨零碳的理念相違背。連美國在台協會(AIT)在多次公開訪中,都多次談到台灣的能源問題。也在4月29日和5月5日明確指出,無論台灣有什麼需求,美國都能提供能源解方,並可協助引進既有的新興技術,例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也樂意協助台灣解決核廢料儲存的挑戰。
黃健豪說,能源不只是能源問題,更是國家安全的問題。面對對岸的灰色地帶行動,我們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發電結構,根本就是把國家安全交給國際局勢來決定。
黃健豪認為,每一項發電都有外部成本和不同形式污染,核電或許有核廢料的問題,火力發電也有高碳排和溫室氣體,而風電跟太陽能不只貴、效率低落,也是當代科技無法處理的科技垃圾。我國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應務實看待,而不是放在單一的非核家園觀點。
黃健豪強調,在野黨已經比照其他先進國家,修法解決核能發電的限制,美國政府也多次公開提醒賴清德政府,美國可提供核能發電的解決方案。因為,把所有資源壓在單一能源上,絕對是國家的重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