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憂鬱原因找到了!百萬網紅醫師曝「5大生活惡習」

分享:

美國百萬網紅、知名腸道專家帕爾博士(Dr. Pal)近期透過影片指出,腸道健康對人體的影響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從情緒、食慾到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等,都與腸道息息相關。研究顯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導致多數人失去超過50%的腸道菌群。

一項2017年研究發現,腸道健康不佳與憂鬱和焦慮直接相關。(示意圖/Pixabay)
一項2017年研究發現,腸道健康不佳與憂鬱和焦慮直接相關。(示意圖/Pixabay)

帕爾博士表示,腸道裡住著數兆個細菌、真菌與病毒,組成了「腸道微生物群」。好菌能幫助消化、製造維生素並強化免疫;壞菌則可能引發發炎、削弱消化功能,甚至操縱大腦食慾。許多人對垃圾食物或甜食的渴望,其實是腸道壞菌在「牽動腦袋」。

他接著說,一項2017年研究發現,腸道健康不佳與憂鬱和焦慮直接相關。這意味著,如果你的腸道失衡,不僅僅是你的腸胃受苦,心靈也會受影響。所以,如果你有時感覺沒有動力、思緒模糊或情緒低落,這可能不是大腦引發的問題,很可能也與腸道有關。

專家特別提醒五個容易破壞腸道健康的習慣:食用含糖與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服用抗生素、承受過度壓力、攝取人工甜味劑,以及纖維攝取不足。其中,加工食品中的糖分和添加劑會助長壞菌生長,同時使好菌無法獲得營養。

醫師指出,食用含糖與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會傷害腸道菌叢。(示意圖/Pixabay)
醫師指出,食用含糖與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會傷害腸道菌叢。(示意圖/Pixabay)

為了改善腸道健康,帕爾博士建議可從六個方向著手:每天攝取至少25克纖維、增加發酵食品的攝入、避免加工食品和糖分、保持充足水分、壓力管理,以及食用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大蒜、洋蔥、香蕉和蘆筍等。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