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血便當痔瘡 拖半年「腫瘤塞滿腸道」慘罹大腸癌

分享:

一名45歲男子血便、糞便不成形長達半年,仍認為只是飲食不當或檢查造成的小問題,直到腹痛難耐才就醫,經檢查發現腫瘤已幾乎塞滿整條腸道,最終確診為大腸癌。

一名45歲男子血便、糞便不成形長達半年,仍認為只是飲食不當或檢查造成的小問題,直到腹痛難耐才就醫。(示意圖/Pixabay)

禾馨醫療腸胃科林相宏醫師指出,這名患者是典型的「過度逃避」案例。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反應,患者仍自我安慰是「檢查弄傷」所致,甚至試圖透過調整飲食、規律作息來改善症狀。然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在半年後惡化至腸道狹窄,必須緊急轉診。

「這就是很多上班族常見的心態,認為工作太忙、壓力太大,硬是把血便、腹痛歸咎於生活習慣,而不是警覺可能是癌症。」林相宏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願意檢查的患者中,超過六成確診時已是大腸癌第三或第四期。

林相宏醫師強調,大腸癌雖然進展緩慢,但一旦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甚至「裡急後重」(有排便的感覺卻又解不出來)的狀況,往往代表腫瘤已經存在。「尤其年輕族群大腸癌多發生在接近肛門的位置,血便症狀非常明顯,卻被誤以為是痔瘡,拖到最後發現都已經偏晚期。」

醫師透過⼤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幾乎塞住整條腸道,正是患者⻑期⾎便與腹痛的主因。(圖/⽲馨醫療提供)

針對預防措施,政府提供45至74歲民眾,或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林相宏醫師呼籲:「這項檢查只需要把糞便樣本交給健保特約院所,就能知道腸道是否有出血風險,及早安排大腸鏡檢查。對比動輒數十萬元的治療費用,篩檢不但免費,更可能救你一命。」

「在職場再忙,健康才是真正的本錢。」林相宏醫師提醒,青壯年上班族若有持續的血便、糞便型態改變或不明腹痛,務必盡早檢查;即便沒有症狀,也應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篩檢,把大腸癌扼殺在早期。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