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天氣漸轉涼!中醫建議「少辛多酸」飲食防秋燥

分享:

10月8日迎來24節氣中的「寒露」,這是深秋的節令,儘管名字中有一個「寒」字,卻不代表天氣會像冬天一樣寒冷,所謂「時露寒冷,而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意思為此時氣溫會比在9月初的節氣「白露」還要更涼。

「寒露」儘管名字中有一個「寒」字,卻不代表天氣會像冬天一樣寒冷。(圖/Photo AC)

寒露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秋後熱」或「秋老虎」的時節。如果有颱風過境,就會造成短暫的熱氣。國健署指出,秋高氣爽的時節,白天的高溫還是有可能造成熱傷害,不能輕忽。而預防熱傷害的重點在保持涼爽、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

深秋後天氣漸漸轉涼,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郭順利提醒,這個季節容易導致下半身寒冷、上半身燥熱,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等秋燥症狀,飲食方面應以「少辛多酸」為原則。

深秋後天氣漸漸轉涼,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等秋燥症狀,飲食方面應以「少辛多酸」為原則。(示意圖/pixabay)
深秋後天氣漸漸轉涼,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等秋燥症狀,飲食方面應以「少辛多酸」為原則。(示意圖/pixabay)

他指出,少吃辛辣、烤炸的食品,避免使燥熱加劇,多吃涼潤養陰的食物像是柑橘、山楂、蘋果、水梨等蔬果,以及口感黏滑的食物如秋葵、山藥、絲瓜等,都能生津潤肺。

作息上,秋天應早睡早起,以適應接下來漸漸變冷的天氣,且深秋後越能感受到早晚的涼意,因此也要留意溫度變化,做好身體保暖。(中央社)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寒露到天氣漸轉涼 中醫建議「少辛多酸」飲食防秋燥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