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年初已示警「8個月空窗期多少漏洞?」 食藥署:2周內給答案

分享:

國內首度在化妝品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引發朝野立委對食藥署管理措施的質疑。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26日邀請衛福部長石崇良就「蘇丹紅化學原料竄台,政府如何強化進口把關及後市場查驗」進行專題報告。立委們特別關注去年7月推出的化妝品登錄制可能成為監管破口,以及蘇丹紅警訊年初就已出現,食藥署卻直到10月底才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期可能存在更多問題原料。

針對8個月空窗期的疑慮,姜至剛承諾將在兩週內清查還有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並要求化妝品業者完成登錄。(圖/中天新聞)
針對8個月空窗期的疑慮,姜至剛承諾將在兩週內清查還有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並要求化妝品業者完成登錄。(圖/中天新聞)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此波蘇丹紅化妝品源自新加坡化妝品原料供應業者,毒原料一部分直接賣給我國化妝品下游業者,另一部分則在境外製成化妝品成品後輸入台灣。她質疑,目前曝光的僅是一家原料供應商,若上游原料未加嚴列管查驗,「恐不只一家」仍在市場中持續運營。王育敏進一步表示,化妝品本來是許可制,去年7月變成登錄制後,等於讓進口原料「無須經查驗即可入關」,可能形成另一監管破口。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則指出,蘇丹紅化妝品問題在1月、2月就有警訊,但食藥署直到10月底才獲得資訊,中間間隔8個多月沒有更積極動作。他質疑過去8個月不可能完全沒有相關資訊,食藥署應該往前追查,鎖定限定批號,釐清這段空白期間進口了幾批產品,有幾次摻偽假冒行為,以釐清犯行的嚴重性。

食藥署長姜至剛回應表示,化妝品登錄制管理是比照「國際化妝品法規合作會議(ICCR)」管理規範,與歐美、日本等國際標準相同。他強調染髮劑等高風險中間產品已有特別列管,後續將啟動跨部會機制並與900多家製造業者進行溝通。姜至剛也指出,業者當初輸入是用「植物著色劑」名義,用途多元可能不見得只用在化妝品,即使管原料也難以全面管制,因為這本質上是「摻偽假冒」的詐欺行為。

蘇丹紅化妝品持續擴大,有疑慮的商品都已被下架。(圖/台南市衛生局)
蘇丹紅化妝品持續擴大,有疑慮的商品都已被下架。(圖/台南市衛生局)

針對8個月空窗期的疑慮,姜至剛承諾,食藥署將在兩週內清查進口商在這段期間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並要求化妝品業者完成登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則質疑,食藥署去年7月1日推動化妝品產品登錄制度,這次卻一次查到20樣產品含有蘇丹紅,業者是否有在系統如實登錄?姜至剛回應,20項違規產品中有2項沒有登錄,裁罰已在進行,另有4樣屬於打樣免登錄,其餘則有登錄。

陳菁徽進一步指出,食藥署當初宣稱未登錄最重可罰百萬,但迄今僅罰了32件、罰金總計不過49萬元,與重罰宣示有很大差距。對此,姜至剛再次強調,食藥署會在2週內要求業者將市面上產品完成登錄,後續也會進行查察,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全。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