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推動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半年砸新台幣3.5億元預算,讓醫療院所不再只是看病、領藥,將變身健康促進好鄰居,40萬名小醫院慢性病患將納入全人照護,預計最快8月中旬上路。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今年起,將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升級為「大家醫計畫」,為讓患者不論習慣在醫院或診所固定就醫,都能獲得相同的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照顧,將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包含健保給付生活型態諮詢。
健保共擬會12日決議通過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依照行政程序規定,計畫今天送至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討論,健保會執行秘書周淑婉告訴中央社記者,地區醫院加入慢性病患全人照護行列,多數委員都肯定執行方向,盼將現行慢性病計畫加以整合,避免疊床架屋。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解釋,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並非多一個發散的慢性病照護計畫,反而達到將過去現有計畫整合、收斂目的。據統計,台灣約40萬名地區醫院忠誠慢性病患,單靠診所家醫計畫無法收案,希望論質計酬(P4P)模式導入小醫院。
劉林義表示,未來地區醫院忠誠慢性病患將擁有個案管理師,與具慢性病照護訓練醫師主動提供照護,如生活型態諮商,定期提醒健康檢查、癌症篩檢及預防接種,取代過去病人生病才到醫院看醫師的服務型態。新制原預計8月1日實施,但行政流程未完成,最快待8月中旬上路。
今天出席健保會的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落實「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理念的社區醫療照顧,不只靠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也是重要一環,這個計畫只是「健康台灣」第1步,全人照護家醫概念應加入牙醫、中醫的建議漸被重視,相信未來跨總額協調、整合才是真功夫。(中央社)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小醫院40萬慢性病患納全人照護 8月中旬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