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多歲男子因便秘問題持續超過一週無法解便,經就醫檢查後發現右側大腸出現5公分大腫瘤,阻塞腸道。經手術切除腫瘤及部分腸道後,確診為第3期大腸癌,且已轉移至淋巴,需進行後續化學治療。

該名男子近半年來一直受到便秘所困擾,平日都是依靠軟便劑來緩解症狀。直到最近超過一週無法順利排便,且持續出現腹部脹痛的情況,在母親催促下才前往就醫。經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右側大腸有一顆約5公分大的腫瘤,已造成腸道阻塞。
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蔡達基指出,大腸癌合併腸阻塞的情況並不常見,根據臨床經驗,每10位大腸癌患者中約僅有1到2人出現此症狀。多數患者初期往往誤認為是一般便秘問題,即使服用藥物也無法獲得改善。
考量到延誤治療可能導致併發症,醫療團隊立即為該名男子進行緊急手術。蔡達基表示:「手術過程中,我們將右側大腸和腫瘤一併切除,並進行腸吻合手術。病人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後轉入普通病房,一周後順利出院。」然而,切除的腫瘤經病理切片檢驗後,證實為第3期大腸癌,且已出現淋巴轉移的情況,後續需要進行全身性化學治療。

針對一般民眾如何及早發現大腸癌警訊,蔡達基提醒,大腸癌所引起的排便困難與一般便秘有所不同。「如果進食後即使有運動,一小時後仍然感覺腹部脹痛,加上持續便秘超過3個月,就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蔡達基說明,大腸癌患者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特徵,包括飲食習慣不正常、蔬果攝取不足、水分攝取不足等。特別是那些休息時間不足、長期熬夜工作的人,容易引發發炎反應,若本身具有大腸癌的遺傳因子,罹患風險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