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受損恐成失智推手!醫:社交隔離影響等同吸菸酗酒

分享:

研究發現,聽力損失不僅影響日常溝通,更可能增加失智、跌倒及心衰竭等風險。黃軒醫師指出,聽力每下降10分貝,跌倒機率約增加1.4倍,而聽力受損者的失智風險更可能提高20%。

研究發現,聽力損失不僅影響日常溝通,更可能增加失智、跌倒及心衰竭等風險。(圖/Photo AC)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許多長輩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為,如將電視音量調得很大、需要反覆重複對話才能理解,或在聚會中只是微笑點頭,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實際上可能暗示著耳朵與大腦正在同步老化。

對於老年性耳聾(Presbycusis)這項常見的隱性疾病,黃軒解釋,其影響不僅限於聽覺功能,更會連帶影響認知能力、平衡感與社交互動,使其成為失智症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聽力受損的患者不僅面臨7%到20%的失智風險增加,心衰竭風險也會提升15%至28%。黃軒解釋,當人無法清楚聽到聲音時,大腦需要投入更多心力來猜測訊息內容,導致認知負荷加重,反應速度變慢,同時也會影響前庭功能與空間感知能力。

黃軒建議考慮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這些措施不僅能改善日常溝通品質,還可能延緩記憶力衰退。(示意圖/Pixabay)

「溝通障礙會讓老年人逐漸減少社交活動,」黃軒指出,「當對話變成猜謎遊戲,不只造成身心疲憊,也容易讓人感到尷尬,進而選擇減少說話或不參加聚會,最終導致社交圈萎縮,引發孤獨與抑鬱。」他特別提到,研究發現社交隔離對壽命的負面影響程度,竟與吸菸、酗酒相當。

雖然老年性耳聾無法完全逆轉,但黃軒強調,及早介入治療仍有助於改善症狀。他建議可考慮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這些措施不僅能改善日常溝通品質,還可能延緩記憶力衰退。

國民健康署也在官方網站中證實,聽力損失與大腦認知功能及失智症確實存在密切關聯。該署指出,透過適當的治療改善聽力,不僅能提升病患的溝通及生活品質,更能強化認知能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