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母嬰用品品牌稱「市售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超高,等於2大瓶可樂」引發爭議,婦團今天說,這凸顯台灣長期嬰兒餵養資訊上結構問題,要求品牌道歉、衛福部調整嬰兒哺餵政策。

知名母嬰用品品牌發布影片指稱「配方奶太甜容易出現過動」,風波不斷延燒。(圖/示意圖/photoAC)
知名母嬰用品品牌日前發布影片宣稱,「一瓶奶粉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2大瓶可樂」,如果寶寶喝了這麼多糖,腸道裡的益生菌會變少,容易出現過動問題,接著還直說「你的寶寶是餐餐喝珍奶」。影片內容引發外界討論,但也遭醫師批評根本是錯誤觀念。
婦女團體台灣女人連線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指出,這起事件凸顯台灣長期以來在嬰兒餵養資訊上的結構性問題,政策過度強調母乳,導致配方奶相關資訊匱乏,讓婦女及家庭在餵養選擇上無所適從。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母嬰品牌擁有龐大的市場影響力,資訊散播廣泛,應該以科學數據為依據,而非以恐懼操作換取流量,影片將配方奶等同於可樂、珍奶,甚至暗示會造成過動,完全忽視科學差異,妖魔化配方奶,等同是對家長「情勒」。

婦女團體台灣女人連線指出,母嬰品牌應對錯誤訊息與不當比喻造成的社會混淆與母親焦慮,誠懇承擔責任、向社會大眾道歉。(圖/台灣女人連線提供)
台灣女人連線指出,台灣的嬰兒餵養政策長期「一面倒」,衛福部多年來大力推動「母乳哺育」,忽視配方奶在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事實,資訊不只難找甚至購買都受到限制。直到2023年,在台灣女人連線及時任立委王婉諭的要求後,配方奶成分才得以在網路上公開並開放網購,這顯示政策如何以「推廣母乳」為名,壓抑資訊透明,犧牲婦女與家庭的便利性與選擇權。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衛福部不應齊一式推動「母乳哺餵」,提高其他餵養方式的門檻來抑制需求,嬰兒餵養應建立在科學可信與資訊透明的基礎上,無論是母乳或配方奶,選擇都應由母親與家庭依據自身條件與需要來決定,而不是被社群輿論或品牌行銷所綁架。
台灣女人連線呼籲社會,停止對母親的道德綁架,停止透過「母乳崇拜」或「妖魔化配方奶」情勒,要求母嬰品牌應對於錯誤訊息與不當比喻造成的社會混淆與母親焦慮,誠懇承擔責任並向社會大眾道歉。
台灣女人連線也說,衛福部應立即澄清、提供正確資訊並調整嬰兒哺餵政策,不應只偏重母乳,而是要正視配方奶在家庭日常中的實際需求,提供中立、完整、科學可信的資訊,真正照顧到所有孩子的需要。(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