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動脈剝離奪命! 醫:有「撕心裂肺的痛」快就醫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陳書璿/專訪

資深名嘴胡孝誠在談話性節目上也揭露自己身體狀況亮紅燈,坦言被診斷出「主動脈剝離超過14公分」,病情不是很樂觀「可能隨時會走」!《中天新聞網》專訪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急性主動脈剝離患者在黃金48小時內,有半數病患會死亡,例如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藝人小鬼、凱渥23歲男模張誌軒等,都因該惡病猝然離世。要預防主動脈剝離突然發生,一定要控制「血壓」。

林謂文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非常致命,只要延遲治療,每小時死亡率增加1%,約有半數的患者在發病後黃金48小時去世,因此,若是有任何症狀都要特別注意。由於主動脈剝離往往突然發生,主要症狀是胸痛,並且延伸到背部或脖子,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嚴重者會引發腦中風、急性心衰竭等重大併發症。

  • 主動脈剝離五大徵兆:

1.主要症狀是胸部撕裂疼痛,並且延伸到背部或脖子等部位

2.喘不過氣/胸悶

3.頭暈

4.半身麻痺

5.休克昏迷

圖/照護線上提供

他強調,這種胸痛很特別,根據患者描述,就像是「撕心裂肺」般疼痛,覺得身體裡面像被撕開了,所以突然感覺有這種胸痛時,一定要趕快就醫。

主動脈剝離成因

他解釋,人體的血管有3層,主動脈剝離指的是心血管的血管壁中層受損,以及內膜破裂,血管沒有完全破裂,血液會流向裂開的血管,積在血管壁和血管內膜中,稱為「假腔」。主動脈剝離致命,主要是大血管的假腔破裂出血,可能因為大出血,或是血液流入心包膜,引起心包膜填塞,而造成心因性休克;另外,也可能造成假腔壓迫冠狀動脈口,造成冠狀動脈阻塞而產生心肌梗塞,若是發生狀況相當緊急,恐怕病患人就在醫院,也可能搶救不及。

圖/照護線上提供

主動脈從心臟主動脈瓣開始,首先是「升主動脈」,重要的血管分支有雙側的冠狀動脈,接著是倒U字形的「主動脈弓」,主要的分支有無名動脈(輸送血液到右腦及右手)、左頸總動脈(輸送血液到左腦)及左鎖骨下動脈(輸送血液到左手),接著是「降主動脈」往下到達腹腔,並分支成雙腿髂動脈及股動脈。

圖/照護線上提供

主動脈剝離位置常見於胸痛、下背和四肢

林謂文表示,其實,主動脈剝離的血管裂到哪裡,患者就痛到哪裡,所以主動脈剝離會有「轉移痛」,有些人會胸痛合併下巴痛,有些人則是痛到背部、肚子痛等,視轉移痛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斷剝離的位置。

主動脈剝離嚴重可能造成中風、心臟危症、半身不遂和癱瘓

如果胸痛延伸痛到頸部、下顎,很可能是升主動脈弓剝離,甚至有往上剝離到頸動脈而引起中風,還有引起破裂大出血的危險。「假腔」血腫除了可能引起心臟危症,還可能因腫大產生脊椎動脈壓迫引起半身不遂。如果疼痛延伸至下背部,有可能為降主動脈剝離。雖然有較多的時間可以搶救,但如果剝離後假體產生的血腫太大,也有可能產生脊椎壓迫,小則引起跛行,重則可能有突然癱瘓的症狀,此時就要趕快開刀。

圖/照護線上提供

主動脈剝離治療:手術和藥物

林謂文表示,主動脈剝離治療分成手術和藥物,手術的標準取決於有無影響到重大器官,或者手術風險過大,可能只能靠藥物治療,就像是胡孝誠是降主動脈剝離,降主動脈牽涉的範圍較廣,若在非重要器官的位置,可能不需手術,僅需藥物治療控制血壓。

他也解釋,透過藥物控制血壓,加上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有一兩年後就自行癒合的例子。不過大部分患者會維持血管剝離樣貌。

而手術主要目標是避免急性併發症,或預防剝離繼續擴大產生夾層瘤、急性或慢性破裂。手術的方法是使用人工血管取代剝離處的血管;不過若在腹腔處範圍較大,有殘存的剝離處,很難完全部置換,殘存的夾層瘤則需要靠藥物治療達成血壓的目標,避免進一步擴大。

衛福部指出,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症在腦部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因此,有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

林謂文也特別提醒,近年來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生活習慣長期不良,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年輕化趨勢,不只心肌梗塞是如此,主動脈剝離也是如此。男女性好發年齡已從45至55歲降至35至45歲,提醒一定要控制好血壓。有高血壓的人同時也要控制血脂,避免高血壓使血管壁變薄、變弱,血脂太高又發生血管硬化、狹窄,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加倍。

另外,身形瘦長,四肢很長、像蜘蛛人一樣的民眾,要留心可能有「馬凡氏症」,這些民眾就容易有結締組織結構異常,也是主動脈剝離的好發族群。建議都要注意血管檢查,如果主動脈寬度超過5公分,要密切追蹤,必須時進行血管支架修補血管。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