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有研究指,大陸上海長沙兩醫院報告胎兒內臟反位發病率增加4倍,須進一步研究是否與新冠感染有關。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以上內容。

11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雜誌發表通訊文章,稱國內兩所醫院2023年1月到7月的胎兒內臟反位病例激增,共出現52宗全部反位病例和4宗部分反位病例,這是歷史同期水平的約4倍。

「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即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

研究人員利用位於上海的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和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的數據,評估了 2014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間胎兒內臟反位的發生率,結果發現今年前 7 個月病例激增。內臟反位發病率在今年 4 月達到頂峰,6 月時還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儘管並無明確證據,但研究人員推測新冠感染可能與胎兒內臟反位存在一定關聯,這仍需進一步研究。
內臟反位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通常與妊娠早期內臟側化過程中的形態發生異常和纖毛功能障礙相關。(星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