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因預算案僵持不下,聯邦政府將於當地時間10月1日凌晨12時01分起進入停擺狀態。共和黨雖提出延續政府運作至11月21日的短期撥款方案,但因醫療保健政策分歧,遭到民主黨強烈反對,雙方皆未顯示讓步意願。

川普表示,政府停擺「很可能」發生,並將責任歸咎於民主黨。民主黨方面則堅持要求修正今年夏天通過的法案中,有關醫療補助(Medicaid)的削減措施,並延長《平價醫療法案》相關稅收抵免政策。
據《美聯社》報導,一旦政府停擺,聯邦機構將被迫暫停運作,約80萬名聯邦工作人員中的34萬人將被迫休假。儘管如此,包括FBI調查人員、中情局人員、空中交通管制員以及機場安檢人員等關鍵崗位人員仍需持續工作,但需等到政府恢復運作後才能領取薪資。
國會預算辦公室主任斯瓦格爾指出,短期政府停擺對經濟影響有限,但若持續時間延長,可能引發市場對政府角色的不確定性。高盛研究部分析顯示,政府全面停擺每持續一週,將直接導致經濟成長率下降約0.15個百分點,若計入私營部門影響則降幅達0.2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社會安全福利金、醫療保險給付等強制性支出項目在停擺期間仍會持續發放。退伍軍人醫療服務也不受影響,退伍軍人事務部醫療中心和門診診所將維持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