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5歲上班族因長期食用排骨便當、蔬果攝取不足,加上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最終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並出現肝臟轉移。劉博仁醫師提醒,不均衡的飲食加上久坐生活型態,恐增加罹癌風險。

這位男性上班族的日常飲食習慣,成為現代職場工作者的警示案例。根據營養功能醫師劉博仁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的分享,該名患者平日以排骨便當為主食,便當中蔬菜量明顯不足,加上經常性加班導致作息不正常,下班後還會與朋友聚餐燒烤,鮮少攝取蔬果,也缺乏運動。
病況發現時已是癌症末期。劉博仁表示,該名患者最初發現血便時,誤以為是痔瘡而未就醫。直到兩個月後因面色蒼白才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發現肝臟已出現腫瘤轉移,進一步確診為大腸癌。
對於患者質疑為何周遭朋友擁有相似飲食習慣卻未罹癌,劉博仁解釋:「你可能真的在一些情況,飲食生活習慣不對,免疫力低下,可是你不知道,那你身體產生癌細胞,就變成一個腫瘤了。」

根據劉博仁近十年的臨床觀察,現代人面臨的健康威脅不僅來自飲食習慣,塑化劑暴露也是重要風險因子。他指出,每十人中就有七到八人存在塑化劑問題。外食族經常使用的塑膠袋、紙杯內層塗料等,在接觸高溫食物或飲料時可能釋出塑化劑或雙酚A,長期累積可能增加罹患乳癌、子宮癌、攝護腺癌的風險。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澳洲研究指出,久坐一小時對健康的危害程度約等同於吸食一根菸。劉博仁醫師進一步解釋,久坐會導致下半身血液循環變慢,使骨盆腔、腹腔靜脈擴張,容易堆積乳酸和自由基。其中,乳酸會刺激癌細胞,而自由基和發炎指標升高都與癌細胞的生成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