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面對永續發展 台灣社會需要更多的改變

分享:
0:00
volume_up

作者:趙得勝(企業ESG研究員)

目前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就是需要提倡永續發展,在法規面上、產業面上都需要進行結構性的革新,很多大型企業開始成立相關部門推動業務革新,但是目前關鍵在於,物質面上的革新容易,但是社會重視的氛圍建立很難,就像過去清朝推動洋務運動一樣,物質模仿容易,但是真正的核心價值很難被既有的社會價值接受。

永續發展在台灣,需要更大力的推廣讓民眾認知。(圖/FREEPIK)

台灣目前的問題在於永續發展,政府在講、企業在做,但是社會多數人卻並不了解,甚至會對於相關概念進行謾罵與誤解,尤其台灣多數的企業結構是中小企業,在沒有充足的資源下,多數會認為要求永續發展是在找麻煩,增加企業的獲利難度。

筆者有觀察到以台灣房產龍頭的信義房屋,在相關永續發展的指標上實踐很多,尤其他們在馬來西亞買小島,在開發旅遊業的過程中,有別以往的極限開發思維,而是以恢復環境、低度開發的方式,讓整個小島生態系恢復,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不以獲利為價值,而是以復育原生態為導向的工作,以業界人士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值得鼓勵與研究的案例。

但遺憾的是,台灣多數網友對於這樣的案例卻嗤之以鼻、肆意訕笑,也就體現我國社會目前對於ESG永續發展仍然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除了法規面革新跟不上時代要求外,很多企業還是以最低程度的應付為主,並未像如信義房屋集團這樣超前部署的擘畫為主。

筆者建議未來ESG的發展,法規面上的革新需要仰賴立法機構有意識、有自覺的去推動,而執政黨的關鍵在於如何透過政策引導中小企業轉型成功,對於社會的風氣影響,應該要更加推動大眾認知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建立永續發展不是虧錢思維,而是引領下個世代發展的關鍵佈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