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俊傑(台東青農)
近期總統大選,我們農漁民的生計問題又被拿出來討論,對於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產品有人買,辛苦耕作的成果能夠溫飽就好。而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市場之爭,當然我們都是希望能夠穩定的有市場銷售,這一部分也感謝地方的饒縣長積極為我們奔走解決。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因為政治因素讓我們生計受影響的外銷農產品模式,促使我思考是否國內農業發展需要做出結構上的改變。
眾所周知台灣的農業只會愈來愈走向精農模式,本質上是無法以大國外銷思維的方式執行,目前外銷的作物也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品項,像筆者自己種的釋迦就是一例,就是需要開發多元的應用,不然無法創造穩定的市場需求。
而精緻農業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兩個方向,高度跟地方文化結合成休閒觀光農業以及高單價作物的方向,其中後者以國際上來說,日本的哈密瓜、麝香葡萄等就是發展良好的案例,而前者則是台灣必須要思考的模式,讓農業不只是農業,而是變成一個地方發展的全面性產業,雖然各地縣市政府或許都有此思維,但實際執行還是很依賴一些細節面的操作,例如區域的農業如何整合、行銷面上的配合,如何運用政府資源去整合是關鍵。
其中筆者就觀察到近年來桃園的農業發展就有許多亮點,桃園是以工業、科技業為主的都會區,但是他們針對農業發展讓他變成以休閒農業為導向,促使地方觀光與農業高度結合,也收到不錯的效果,而地方政府則透過主題性的行銷宣傳也直接鼓勵農業發展的多元性。像是透過蓮花季、海芋季等主軸去吸引內需觀光刺激。
根據觀光署日前公布前9月的統計,在「休閒農場」的類別當中,最受台灣遊客歡迎的農場的前兩位都位於桃園的「觀音蓮花園休閒農業區」,前9月累積造訪人數187萬餘人造訪;而第二名也同樣是位於桃園的「大溪月眉休閒農業區」,前9月累積造訪人次也有149萬餘人,一改大眾對於桃園沒什麼旅遊資源的刻板印象。
筆者很多在桃園的農友也跟我說到,這樣用休閒關光的模式去帶動農產品的買賣,成效非常好,而且台灣的精緻農業發展,的確就是應該以這種滿足內需觀光市場為導向的模式發展,也希望桃園市政府操作的經驗,或許可以讓更多農業縣市借鏡學習。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