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專科醫師也有減重困擾!新竹初日診所院長魏士航曾一度胖到90公斤,自嘲為「人肉廚餘機」,即使嘗試瘦瘦針、大量運動也無法有效減重。最終,他透過三階段飲食法調整,成功在8個月內減去20公斤,分享自身經驗幫助更多有減重需求的人。

根據《健康2.0》報導,魏士航透露他從小身形就微胖,國小時曾被老師當眾喊「穿白色衣服的胖子」,在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創傷與羞恥感。進入大學後,社交聚餐頻繁,只要同學邀約下午茶或宵夜,他總是熱情參與。加上從小被家長灌輸「吃東西不能剩下」的觀念,聚餐時不擔心點太多,常開玩笑說:「放心點,有魏士航在!」
婚後有了家庭和孩子,這個「惜食」習慣更是發揮到極致。魏士航笑稱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人肉廚餘機」,太太和孩子吃不完的食物全由他解決,導致身高175公分的他體重飆升至90公斤。他決心減重的契機來自一場專業挑戰,有人邀請他半年後舉辦一場以「減重」為主題的衛教講座,為了讓分享更具說服力,他決定「以身作則」。
然而,減肥之路並不順遂。魏士航坦言曾走過不少冤枉路,包括上健身房一年單純靠運動減重,但效果不彰,特別是運動後容易因飲食代償增加而前功盡棄。他也嘗試過瘦瘦針,卻出現「整整一周無法排便」的強烈副作用而放棄。這些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單靠運動或藥物都不是長期維持良好體重的方法。

在拋棄錯誤減重方法後,魏士航透過三階段飲食法成功減重。第一階段,他開始計算熱量,建立對食物的正確認知,就像上一堂「健康入門課」,深入了解各種食物的熱量與飽足感。第二階段採用「211餐盤」飲食法,將餐盤分成四等分:兩份蔬菜、一份蛋白質、一份全穀類澱粉。吃飯時先夾足量蔬菜,再決定肉類分量,最後才是澱粉,並以地瓜或米飯取代白飯,原則是「吃到不餓為主」。
在減重前四個月快速瘦下15公斤後,魏士航遇到停頓期。此時,他進入第三階段,開始嘗試「168間歇性斷食」,在8小時內進食,其餘16小時禁食,這個方法成功幫助他再減5公斤。
魏士航指出,許多人抗拒減重是因為卡在「要飢餓才能瘦」、「減肥考驗意志力」等傳統觀念。但這些其實都是錯誤認知,減重的核心不是找到快速讓體重下降的方法,而是建立一個能讓身體長期保持良好體重、體態的飲食方式。當建立這個可持續的健康模式時,減重自然就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