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台積電!華為爆內鬼案 近百人涉竊密手法曝光

分享:

不只有台積電有技術外洩案,華為也曾爆發一起震撼半導體圈的「內鬼竊密」事件,《觀察網》報導,由前華為海思技術總監張琨主導的「尊湃竊密案」近日宣判14人被判刑、尊湃通訊遭強制清算,涉案行為更揭露中國晶片產業「灰色操作」的冰山一角。

華為。(圖/資料照)
華為。(圖/資料照)

根據外媒報導與判決書揭露,張琨自2020年底起密謀離職,並在2021年創立尊湃通訊,鎖定Wi-Fi 6晶片市場,為加速技術落地,他不僅以高薪與股權吸引20多位海思核心工程師跳槽,更指使團隊針對射頻、SoC、演算法、封裝等環節進行系統性「整編挖角」,前後共招募近百人。

這些員工大多分批離職,刻意避開集體出走的異常跡象,有者甚至在白天仍在華為海思上班,晚上再去尊湃工作,或於周末前往協助,形成一種「雙重身分」模式。

在離職前,部分員工透過截圖、手抄、寄送壓縮包、使用私人雲端硬碟等手段,竊取了Wi-Fi晶片的關鍵文件,包括40項技術點、核心代碼、測試數據與射頻指標根據法院鑑定,尊湃產品與華為技術有超過90%相似度,構成實質性抄襲。

在離職前,部分員工透過截圖、手抄、寄送壓縮包、使用私人雲端硬碟等手段,竊取了Wi-Fi晶片的關鍵文件。(示意圖/photoAC)
在離職前,部分員工透過截圖、手抄、寄送壓縮包、使用私人雲端硬碟等手段,竊取了Wi-Fi晶片的關鍵文件。(示意圖/photoAC)

為了規避華為的競業限制協議與法律風險,部分跳槽高管甚至改名入職尊湃,例如將「周某」改為「胡某」,「顧某」改為「杜某」,試圖切割身份紀錄,同時,尊湃也透過修改晶片版本、刪除早期開發紀錄、偽造離職資料等手段,意圖隱匿證據。

案發前夕,張琨曾緊急聯繫律師、統一更換手機,並指示團隊清理伺服器、個人電腦與桌面雲端資料,企圖刪除證據,他也嘗試進行反向工程以掩蓋原始技術來源,但最終未成功。

尊湃也透過修改晶片版本、刪除早期開發紀錄、偽造離職資料等手段,意圖隱匿證據。(示意圖/美聯社)
尊湃也透過修改晶片版本、刪除早期開發紀錄、偽造離職資料等手段,意圖隱匿證據。(示意圖/美聯社)

2023年底,上海警方在公安部與江蘇警方配合下偵破案件,當場查扣7台存有華為機密的伺服器。張琨因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刑6年、罰金300萬元,其他13人被判刑2至4年不等,總罰金達1350萬元。

尊湃通訊則遭到資產凍結、資料銷毀並強制解散,宣告結束。

事件引起中國業界震動,資深半導體人士陳默指出,類似「抄架構」、「抄版圖」行為在中國晶片行業其實相當普遍,不少公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也提到,像截圖、拍螢幕等行為,都可能透過浮水印技術追溯來源,「只要信息安全部門有心,幾乎都能還原」。

而張琨並非唯一案例,過去已有多位華為前高層如陳奕泉、王志駿、秦學軍等人,在離職創業後因侵犯華為商業秘密遭判刑。(工商時報)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

華為要的大禮是它 傳陸要美鬆綁「最狠AI封鎖」竟比H20還關鍵!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 揭「10大趨勢」定調產業方向

打臉輝達?中國官媒:H20晶片可實現遠程關閉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