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位學童就有1位肥胖!營養師授「享瘦五秘訣」拒當小胖孩

分享:

根據國健署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國小學童109、110學年度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5.4%及27.1%,顯示每四位學童就有一位肥胖,肥胖為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暑假即將到來,學生放假要小心吃下過多垃圾食物!(圖/Pixabay)

暑假即將到來,學生放假要小心吃下過多垃圾食物!桃園醫院營養師吳思賢表示,門診時常有過重學童諮詢減重,其中不少有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甚至糖尿病前期等症狀,顯見慢性病年輕化趨勢。

常見肥胖學童飲食常有不吃蔬菜類(可接受的蔬菜0-2種)、愛吃油炸、愛吃零食(正餐吃不多)或吃飯速度過快以致於每餐飯量>2碗等飲食問題,但因學童青少年正值發育期,決不可採取劇烈手段,如:嚴格節食,而應由教導均衡飲食觀念,建立良好習慣開始改善。以下分享歸納五個享瘦秘訣:

若欲控制體重,勢必需了解食物的熱量、脂肪和含糖量。(圖/食藥署)
  • 學習和養成閱讀營養標示和成份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營養標示是認識食物營養價值的利器,若欲控制體重,勢必需了解食物的熱量、脂肪和含糖量,過多熱量易造成肥胖,而過多油和糖也可能引起青春痘生長惡化,應盡量挑選低飽和和反式脂肪,和低糖的品項。

  • 練習細嚼慢嚥、專心吃飯

營養師表示,食量大的同學幾乎都有吃飯太快的習慣,例如:每一餐僅花費<15分鐘,囫圇吞棗會讓腦部中樞系統還來不及反應飽足感,因此容易吃更多,可藉由進食前先喝300ml水和練習每一口咀嚼20下,感受身體的反應,當身體覺得飽,就可停止進食,幫助改善飲食過量。

進食前先喝300ml水和練習每一口咀嚼20下,可以幫助改善飲食過量。(圖/Pixabay)
  • 培養健康紓壓方式,避免情緒進食

學生課業壓力繁重,營養師表示曾遇過高中生藉由「吃」來舒壓,但療癒心靈的食物往往為甜食,少量攝取確實很療癒,例如心情不好時,吃「ㄧ小塊」巧克力並無妨,但如果已經到了頻率、份量過量時,或吃完後反而有罪惡感時,建議應培養其他紓壓管道,例如:規律的運動、練習深呼吸放鬆冥想、多與家人好友聊天等⋯來避免體重失控。

  • 從小培養終身運動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日應進行6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運動有許多好處,包括能幫助穩定情緒、減緩憂鬱,現代的學童青少年,因課業學習較常久坐,活動力低,因此體重也較容易失控,而不論哪個年紀,維持身體健康、保持良好體態,運動習慣無疑是必需的,建議父母可協助孩子,找出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或多安排運動類家庭活動,幫助培養運動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日應進行6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圖/Pixabay)
  • 多選擇原型食物

孩子年齡小時,食物選擇多掌握於父母,可多注意避免加工品(如炸物、含糖飲料、醃漬肉類等⋯),點心可準備水果、堅果、豆漿或自製優格水果冰、水果奶酪等天然食材⋯從小習慣食材天然原味,原型食物相較加工食物,有較高營養價值,當鈣質和其它維生素(如維生素D)、礦物質攝取足夠時,可幫助骨骼發育,協助長高不長胖。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