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保健品「吃了就會瘦」?醫師一看秒打臉:就是智商稅

分享:

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不少產品宣稱具備神奇療效,吸引消費者嘗試。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凡是明示或暗示「吃了就會瘦」的保健品,幾乎都是「智商稅」,民眾不應盲目相信。

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不少產品宣稱具備神奇療效,吸引消費者嘗試!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幾乎都是「智商稅」。(示意圖/Pixabay)
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不少產品宣稱具備神奇療效,吸引消費者嘗試!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幾乎都是「智商稅」。(示意圖/Pixabay)

蔡明劼近日在社群專頁發文,談到他觀看一位知名YouTuber揭露保健食品亂象的影片後深感共鳴。他直言,門診中也經常遇到病患深陷保健品迷思,更遺憾的是,一些自稱「減重專家」的人士,表面強調方法健康,實際卻要求消費者不斷購買昂貴保健品,「這不僅是掛羊頭賣狗肉,更是利用大家對健康的焦慮牟利。」

他指出,保健食品在法律上僅屬於一般食品,政府僅檢驗其安全性,並不審核功效。換言之,這類產品最多只能算作營養補充劑,既不能取代天然食物,更無法治療疾病。然而市面上廣告經常誇大或暗示療效,即使遭罰,廠商也常將罰金視為行銷成本,持續收割消費者。

蔡明劼強調,真正維持健康的方式是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持續運動,而不是依賴一顆顆「神奇膠囊」。(示意圖/Pixabay)
蔡明劼強調,真正維持健康的方式是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持續運動,而不是依賴一顆顆「神奇膠囊」。(示意圖/Pixabay)

蔡明劼強調,真正維持健康的方式是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持續運動,而不是依賴一顆顆「神奇膠囊」。長期過度攝取保健品,反而可能增加肝腎負擔。

他呼籲,若有補充營養的需求,應先確認自身狀況,再諮詢可信任的醫師、營養師或藥師,不要盲目追隨潮流或迷信名人代言,「健康沒有捷徑,唯有踏實照顧自己的身體,才是長遠的解方。」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