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昨(18)日投開票,前立委鄭麗文以6萬5122票、50.15%得票率大勝當選。藍委牛煦庭今(19)日臉書發文表示,這場選舉是「由下而上」的勝利,違逆基層民意者必將受到反噬。

牛煦庭臉書19日發文:「昨天,本黨選出新任主席與黨代表,恭喜鄭麗文主席,在鬥志昂揚的氛圍下,過半當選;也感佩郝龍斌市長、羅智強書記長等人勇於承擔、展現風度;更請大家別忘了朱立倫主席這段時間的辛勞和成績。有些事,該隨著選舉的結束而停止。」
牛煦庭表示:「激情已過,鄭麗文主席的首要任務就是整合,此時,任何奚落、嘲諷、乃至於謾罵其他黨內同志的聲音,該立刻停止。贏得選舉還在耍嘴皮子,對於團結整合、一致對外,沒有任何幫助!而單憑『狂粉』,不足以贏得大選,本黨栽過跟頭,不應重蹈覆轍。」
牛煦庭認為:「另一方面,各種有關鄭麗文主席的惡意推定,也該停止,一個政治人物的評價,最終應該建立在其『行為』而不是『言詞』,畢竟選舉期間的言詞激情四射,但當權後多所顧慮實屬政治常態。對於鄭主席,可以懷疑;對於新路線,可以辯證;必要時,甚至可以反制;但是,我們理應給予新的黨中央一些時間,觀察實際表現,而非憑主觀臆測就倉促定論。當然,情緒要有出口。但是,如果黨主席選舉期間的各種『選舉語言』在選後喧賓奪主、成為政治焦點,最高興的鐵定是民進黨。」
牛煦庭指出:「有些事,則不能是選舉來了才做打算。『建制派』的集體焦慮,終究因為準備不足,而無法扭轉選戰的氛圍。這場選舉,大小黨公職站隊表態『由上而下』的影響,顯不如基層黨員『由下而上』的自主行動。雖說本黨的黨員結構與社會脫節,但,若全黨上下,能藉此徹底認知『由下而上』才是時下選舉硬道理、並且提早準備,那麼對於2026、2028,也不用過度焦慮—受眾不同、選戰方法不同而已。」
牛煦庭再表示:「既然這場選舉是『由下而上』的勝利,那麼,就不會、也不該變成『由上而下』的領導。政治上或有各種手段,但違逆基層民意者必將受到反噬;而兼容各方意見才能發揮最強戰力,也因此,鄭麗文主席能否順利打造『集體領導』,將是重要指標。誰願參與、怎麼參與?積極以對,擔負多少風險?消極以對,便宜了哪些人?值得大家好好思考。政治變化多端,『三步之外一片漆黑』,但裹足不前、就不會有路!終究會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