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恐怖情人」並非偶發形成,其行為模式往往有跡可循。他列舉出恐怖情人的潛在危險警訊,提醒民眾理性辨識這些信號,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楊聰財表示,恐怖情人的心理特徵可從關係中觀察,包括「極端的情緒起伏與控制欲」,情感表達呈現兩極化,時而極度溫柔,時而暴躁易怒;他們習慣控制伴侶的社交、穿著及行蹤,將對方視為私有財產。另一特徵是「言語或行動上的威脅」,常用「如果你離開我,我就自殺/傷害你家人」等語句威脅,讓伴侶因恐懼而不敢離開。
恐怖情人還會透過「貶低與精神控制」,持續以負面言論打擊伴侶自信,使對方產生「我離不開他/我一無是處」的錯覺。此外,他們「缺乏同理心與推卸責任」,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將所有問題歸咎於他人或伴侶。

楊聰財特別提醒,分手後若前任出現四種危險行為,一定要提高警覺:一是「持續糾纏與情緒勒索」,不斷通話、發訊息,或傳送威脅性言論;二是「不合理的跟蹤與探訪」,未經同意頻繁出現在你的生活場所。
三是「拒絕接受分手事實」,堅信關係未結束,顯示出對「拒絕」的極度不耐受;四是「以歸還物品設局見面」,堅持親自歸還物品,尤其涉及寵物或有紀念意義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