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一名69歲的男子喝椰子水時發現味道不對勁,剖開看見椰子變質,3小時後發燒嘔吐、意識混亂,沒想到26小時內竟腦部病變身亡,檢驗發現是「蔗生節菱孢」真菌毒素作怪。

這名丹麥的老翁在事發當天以吸管啜飲少量椰子水,由於感覺味道異常,因此剖開椰子查看,發現椰子內部液體已變為黏稠狀。而這顆椰子是在一個月前購買,購入後便一直放在室溫下。沒想到喝完一小口椰子水3小時後,男子就出現發燒、出汗與嘔吐症狀,隨後意識混亂,無法站立,就醫後發現腦部嚴重腫脹,入院26小時內,就因病情急速惡化不治身亡。
後來從男子飲用的椰子中,發現名為「蔗生節菱孢(Arthrinium saccharicola)」的真菌,會產生毒性極高的「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對腦部有高度破壞性,初期症狀包括腸胃不適、腹瀉、嘔吐,進一步惡化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病變、昏迷與死亡。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建議,椰子、甘蔗這類多水的食物,要冰起來避免發霉,如果放在室溫20~30℃,水分多,又有好的溫度就容易長菌。購買時也要用眼睛看是否已發霉,並且選擇保鮮良好的店家。
新加坡家庭醫學醫師喬杜里(Dr. Samuel Choudhury)也透過IG向網友警告,部分削皮的椰子極易腐壞,應當立即冷藏,且應於購買後2至3日內食用完畢。而只有那些「完整未削皮」的椰子可於常溫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