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強化學生對國家認同的正確認知,著手編撰相關教材。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4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中表示,預計在今年暑假前完成識讀中國大陸威脅、國際情勢等教材的開發,以提供學生正確知識與資訊。

此舉背景源於近期頻傳教師在課堂上發表「我愛中國」、「台灣是中國的」等言論。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在質詢時特別提到,北一女中區桂芝老師被檢舉在課堂上表示台灣是中國的。林宜瑾強調,雖然尊重教師的民族與國家認同,但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的認知會受到教師特殊看法的不利影響。
對此,鄭英耀指出,依據教育基本法,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培養國家意識與視野。他強調,教育應保持中立,言論自由需在教育基本法框架內進行,而國家意識不能被錯誤解釋。
為達成這個目標,教育部已邀集社會、歷史、公民等科目教師組成學科輔導團,共同編撰相關教材。鄭英耀表示,這些教材將涵蓋國家認同、中國大陸威脅識讀等內容,目的是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避免被錯誤訊息混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