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正常不代表沒有心臟病!醫點名「5高危族群」嚴重恐猝死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心電圖和抽血檢查正常並不代表沒有心臟問題!心臟科醫師提醒,心絞痛即使在檢查數據正常的情況下也可能存在,呼籲高危險群患者要提高警惕,及時接受深入檢查。

心電圖和抽血檢查正常並不代表沒有心臟問題!(圖/Pixabay)

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有許多患者會心存懷疑,認為心電圖、X光片、抽血的檢驗數值都正常,但是卻被判斷是「心絞痛」甚至直接宣告有心臟病。對此,劉中平解釋,因心臟缺氧引發的疼痛,若是暫時性的,當患者已經恢復沒有症狀時,通常心電圖不會有什麼變化;另外,若沒有嚴重到發生心肌梗塞的程度,抽血檢查的心臟酵素也不會上升,但這完全不代表您的心臟沒有病灶。

劉中平提醒,如果抽菸、年紀超過40歲的男性、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高危險群,一旦發生心臟不舒服、有胸悶胸痛的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冠狀動脈有了病灶,導致心臟缺氧,這樣症狀就統稱為「心絞痛」。

心絞痛即使在檢查數據正常的情況下也可能存在。(圖/Pixabay)

劉中平表示,心絞痛是因心臟缺氧引發的疼痛,通常不會持續超過30分鐘,往往是陣發性。因此,患者在看醫生或趕到急診室時,症狀可能已經消失,心電圖也就顯示正常,不過這不意味心臟沒有問題,醫師應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和症狀來判定是否為心絞痛。

劉中平呼籲,若醫生懷疑是心絞痛,應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檢查,而不是僅依賴心電圖和抽血檢查結果。因為一旦心絞痛發作,可能會迅速惡化為心肌梗塞或猝死,有時候搶救都來不及。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