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太平洋颱風活動頻繁,范斯高、竹節草接連生成,第9號颱風柯羅莎也於今(24日)形成,引發民眾對今年颱風是否特別多的疑慮。對此,氣象專家、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提出專業解析,今年的活躍期雖略為提早約一週,但整體而言「並沒有特別不一樣」。

賈新興指出,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活躍的氣候特徵本就集中在7月中下旬,通常在7月15日之後會進入颱風明顯生成的時間點。雖然今年的活躍期略為提早約一週,但整體而言並無特別之處。他分析,今年6月前僅有兩個颱風生成,相對偏少,直到7月才進入較為活躍的時期。

針對目前雙颱共舞的情況,賈新興表示,范斯高與竹節草同時在西太平洋活動並非特殊現象,過去也曾出現三個、甚至四個颱風同時存在的情況。目前除了這兩個颱風外,菲律賓東邊接近關島的海域第9號颱風柯羅莎也於今(24)日下午2時生成。

對台灣的影響方面,賈新興特別提醒,范斯高值得關注,因其將往琉球群島東南方向移動,可能接近台灣北部、東北部外海,其雲系可能影響台灣。特別是未來兩天,西北風將進入台灣海峽北部,影響竹苗以北地區的降雨情形。

賈新興進一步分析,范斯高未來北移時將進入風切較大的環境,預估24至48小時內可能減弱;竹節草則因接近菲律賓呂宋島,受地形破壞影響也會快速減弱。對於外界關心的雙颱是否會合併成大環流,他解釋,即使最後合而為一,也只會形成較大的低壓帶,因為兩個颱風的暴風半徑都不到100公里,結構較小,加上北邊風切強、地形破壞等不利條件,彼此間的藤原效應影響相對較小。

未來天氣預報方面,賈新興提到,7月28日至8月2日為西南風最強的時期,由於水氣充足且風力強勁,西半部地區一早就可能開始降雨,午後局部降雨更為明顯,特別是台中以南局部地區的降雨會較為顯著。他也提醒,未來10天台灣天氣將持續不穩定,因太平洋高壓位置偏北,台灣位於低壓區南緣,將持續受到西南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