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地區近日接連經歷風災與水災,醫師發現不少人在進行災後復原等工作時出現痠痛甚至受傷,除了呼籲適時休息或就醫,平時也應注意肌力訓練與保養,避免肌少症上身。

奇美醫院今天在一樓門診大廳舉辦「運動養肌力、老爸有活力」宣導活動,設置諮詢攤位,由運動強化中心專業教練及營養師提供民眾個別化建議,並邀請民眾學習使用彈力帶進行強化肌力運動。
奇美醫院副院長郭行道致詞表示,近日接連經歷風災、水災,不少民眾承擔救災及災後環境整理工作,也有許多志工、相關廠商人員進入災區忙碌,勞動過程中有人出現肌肉痠痛症狀,受傷案例也不少。
郭行道表示,尤其父親是許多家庭的支柱,不少人可能平時缺少運動或保養,面對突然增加的勞動量就變得吃不消,希望藉宣導活動讓大家更注意肌力保養議題,靠運動與營養補充來做好準備或改善。

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蘇炯睿表示,人體肌肉量從30歲後開始流失,每10年約減少3%至8%,70歲後更可能加速流失,就是所謂的「肌少症」,不只使體力下降,也會影響行動力、平衡力,甚至增加跌倒、骨折與失能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超過34%。
蘇炯睿表示,肌少症是可逆、可預防的,只要透過正確運動與營養補充,就有機會改善,根據文獻研究資料,長者每週進行至少2次肌力訓練,搭配攝取適量蛋白質,可維持肌肉量,並提升活動能力,透過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不僅安全、門檻低,還能有效刺激核心肌群,是非常適合的入門運動方式。
他說,臨床上有些個案是因在職場工作多年,搬運重物累積身體傷勢,導致不敢運動,結果肌力愈來愈差,醫師可透過超音波診斷找出受傷部位,治療修復受傷組織後,再轉介運動強化中心進行肌力訓練,協助患者改善並慢慢回到正常生活,並呼籲有類似困擾民眾應及早就醫。(文/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