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euron》期刊最新研究顯示,長期過量攝取鹽分不僅危害腎臟,還會直接影響大腦細胞,導致血壓升高。研究發現,過量鹽分會導致腦內小膠細胞吞噬星狀膠細胞的突起,破壞原本負責清除多餘麩胺酸的機制,進而引發血壓異常。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研究團隊透過動物實驗發現,連續一週飲用高鹽水後,星狀膠細胞的突起明顯減少。在高鹽環境下,小膠細胞會靠近血管加壓素神經元,吞食星狀膠細胞的突起,導致腦內平衡遭到破壞。
研究中發現,使用藥物抑制小膠細胞活化後,不僅能保留星狀膠細胞的突起,還能使麩胺酸濃度恢復正常,進而穩定血壓。這項發現為未來高血壓治療提供新方向,顯示治療方案需同時關注腎臟、血管和腦部細胞的變化。

張家銘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採取三項具體措施預防:烹飪時多使用天然香料如蒜頭、胡椒、檸檬取代鹽巴;外食時主動要求少鹽或醬料分開;減少零食、罐頭及醃漬食品的攝取。他特別提醒,每個人對鹽分的敏感度不同,尤其是有高血壓家族史或血壓波動較大的民眾,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並配合血壓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