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暴增!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兒科醫師陳敬倫透露,最近診所櫃檯若問到患者有噁心、嘔吐症狀「直接發一個嘔吐碗」,因為其發病速度快、忍都忍不住。

陳敬倫醫師在臉書專頁《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中發文表示「真的不誇張,我們診所櫃檯問到病患有噁心想吐的症狀,直接發一個嘔吐碗。」因為最近諾羅病毒實在太猖狂,且發病速度很快,患者常常上一秒還在正常用餐,突然就開始噁心、嘔吐,忍都忍不住,且嘔吐物傳染力非常強。
陳敬倫指出,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症狀雖然以吐為主,但常常剛開始也會頭痛、發燒、肌肉痠痛;而流感也有1、2成患者剛發病時會噁心嘔吐,但很快就會進展到高燒不退、全身痠痛,不論感染哪種病毒,都建議早點就醫,適當的治療能有效改善症狀、減緩不適。

疾管署18日表示,依監測資料顯示,上週(2月9日至2月15日)全台腹瀉門急診就診285,442 人次,較前一週306,567人次下降6.9%,仍為近5年(2021至2025年)同期最高,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病原體檢驗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
疾管署指出,其主要症狀為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疾管署提醒,為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製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如有疑似症狀應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應佩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