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影響農作物生長,現在更被發現可能引發全球性的情緒危機。麻省理工學院永續都市化實驗室最新研究顯示,極端高溫會加劇人們的負面情緒,其中又以中低收入國家的民眾受到的影響最為顯著,與過去認為寒冷易導致憂鬱的觀點大不相同。

研究團隊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了來自全球157個國家、涵蓋65種語言的12億則社群媒體貼文。研究結果發現,當遇到極端高溫時,中低收入國家的情緒指數下降幅度高達25%,而高收入國家則約為8%,兩者差距達到三倍之多。
首席研究員鄭思琪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基礎、資源配置與氣候適應能力的差異,可能是造成不同國家情緒影響程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根據全球氣候模型模擬,到2100年,全球整體情緒健康預計將惡化2.3%,雖然數字看似不大,但實際上代表數以億計的人口將長期承受情緒壓力。

研究團隊也指出,由於社群媒體使用者無法完全代表所有人口群體,特別是較少使用社群媒體的老年人和兒童,往往是最容易受到高溫影響的族群,因此實際的影響可能被低估。鄭思琪教授呼籲,未來的氣候政策應將心理健康納入考量,以減少弱勢族群承受的額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