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編列133億元7523萬對美採購500枚「FIM-92肩射型(人攜式)刺針防空飛彈」飛彈、178套發射器。國防部長顧立雄今(3日)在立法院表示,現在總共增加至2621枚,將在今年第四季獲得第一批。

顧立雄今天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原因分析及具體應處作為」,並備質詢。
針對立委關切,國軍現有人攜式刺針飛彈是美軍先前以軍事合作所提供的裝備,而我方向美採購2621枚人攜式刺針飛彈,第一批500枚和發射系統是否確定年底前交裝?後續因應各軍種需求,是否還有大量增購規劃?
顧立雄說明,預期今年第四季來交付,現在總共是從原來的500枚,增加至2621枚,「現在已經重新啟動自動化產線,逐漸趕上進度,我們會在今年第四季獲得第一批後,應該會陸續獲得」。

國防部戰規司司長黃文啓中將表示,第二次發價書需求遞出去之後,美方給出的既定期程是到121年,目前持續跟美協調,在自動化產線開設後,能夠把期程往前壓縮,後續依照美方交運期程來修訂相關採購文件。
針對立委關切,立院上會期行政院施政報告提到,今年起義務役會有8周新訓接受無人機、反裝甲火箭、人攜式刺針飛彈訓練,預估今年徵集約9839名義務役,但在缺乏模擬器材下,如何落實人攜式刺針飛彈納入新訓課程規劃?
陸軍參謀長陳建義指出,目前先有兵整中心來依據新訓單位訓練需求,「今年訓練開始時候已經產制」,交付新訓單位使用達6000多人次;後續會循商先做小批量採購模擬器,驗測合格後會納入建案來獲得。

至於國防部業務報告提到創新小組(DIO)規畫明年籌獲人攜式刺針飛彈模擬器,是否為因應新到貨刺針飛彈交裝後必須提升的整體訓能?有無模擬器籌獲時間表?要交付給何單位?是否有更明確規劃?
陳建義說,DIO獲得的模擬器,在部隊驗測後,會分別交付給訓練單位、有配賦刺針飛彈的駐地單位、新訓旅等來滿足訓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