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恐傷身!養生女「堅持不吃早餐」竟長膽結石

分享:

間歇性斷食成為近年熱門的養生方式,但若未正確執行反而可能傷身。一名40多歲養生女子為追求健康實行間歇性斷食,堅持不吃早餐,卻意外在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體內有2.3公分的膽結石。

間歇性斷食成為近年熱門的養生方式,但若未正確執行反而可能傷身。(示意圖/Pexels)

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臉書分享,這位女性平時氣色佳、體態好,近幾年都在實行間歇性斷食,每天到中午才開始進食,深信這樣能清空腸胃、啟動燃脂。然而,超音波檢查卻發現膽囊內有顆2.3公分的膽結石,讓她不解為何已經吃得很健康,還是會有結石。

劉博仁解釋,肝臟每天持續產生膽汁並儲存在膽囊中,等進食時才會釋放協助分解脂肪。若早上不進食,膽汁就會滯留在膽囊內變得濃稠,膽固醇濃度上升,久而久之可能形成結晶,最終導致結石。

根據一項刊登於國際期刊的研究分析超過6500名美國成年人的資料顯示,早餐時間越晚,膽結石風險越高。特別是早上9點後才進食的人,罹患膽結石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9%,且每延遲一小時進食,風險就增加約5%。

一名40多歲女子為追求健康堅持不吃早餐,卻意外在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體內有2.3公分的膽結石。(圖/翻攝自劉博仁醫師臉書

劉博仁進一步指出,除了不吃早餐外,長期高油與低纖維飲食、體重過重或快速減重、使用女性荷爾蒙製劑、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有膽結石家族史,以及多次懷孕的女性都是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

為預防膽結石,劉博仁建議民眾應在早上7至9點之間進食早餐,避免空腹喝黑咖啡及久坐不動造成膽囊鬱積。同時要確保攝取足夠的纖維與水分,以促進膽汁流動、降低膽固醇飽和度。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