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竹科CEO搭高鐵突忘記在哪下車…確診阿茲海默症

分享:

一名58歲竹科企業CEO在公司簡報時突然忘詞,甚至連基本財報數字都無法說出。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診斷,確認為早期阿茲海默症。

一名58歲竹科企業CEO在公司簡報時突然忘詞,甚至連基本財報數字都無法說出,確認為早期阿茲海默症。(示意圖/Pixabay)

這位帶領上百人團隊的許姓企業主,起初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記憶力下降,但幾個月內情況持續惡化,甚至在搭乘高鐵時也會忘記該在哪一站下車。在就醫後,透過腦波診斷模型與電腦化心理評估,發現其認知功能明顯下降,進一步的Aβ PET檢查也顯示腦中出現大量β類澱粉蛋白沉積。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陳睿正表示:「阿茲海默症發生的原因,目前無法完全明瞭,但主要與腦部蛋白質異常、基因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等多重因素有關。」他指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認知度提高,但學歷較高的患者在接受基本神經心理評估時,可能因測試過於簡單而無法及時發現問題。

腦波診斷模型。照片左邊為神經科醫師陳睿正。此為情境照片,非當事人。(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為解決這個診斷困境,中醫大新竹附醫與清華大學教育學院許慧玉教授、姚在府教授與丁志堅教授團隊合作開發「腦波診斷模型」。陳睿正解釋:「腦波診斷模型比失智症檢測題目更深入,像是在玩遊戲打電動一樣,測試者認識圖像回答答案,接上腦波儀偵測測試者在空間上是否有缺損,經由腦波去偵測他的腦波有沒有異常。」

針對治療方式,陳睿正指出,新一代單株抗體藥物如Lecanemab和Donanemab,是針對β類澱粉蛋白沉積進行免疫清除的標靶治療。研究顯示,這類藥物可顯著減少腦內病理蛋白,延緩認知惡化約30%以上,已成為全球首批獲FDA核准、針對病因設計的阿茲海默症藥物。

陳睿正提醒,阿茲海默症初期病人可能會出現短期記憶力喪失,「比如說昨天吃什麼東西可能會想不起來,有些人會有空間感的喪失,比如說迷路,常去的地方會忘記怎麼走」,建議民眾如有類似症狀應即早就醫治療。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