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復甦,春暖花開,但是也日夜溫差大、花粉變多,讓很多人容易自律神經失調,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說明春天自律神經失調原因,以及改善方式。

為什麼春天特別容易自律神經失調?
- 氣溫忽冷忽熱:
春天的溫差極大,早晚可能只有15度,白天卻飆升到25度,甚至30度,這種變化讓身體的體溫調節機制與自律神經,處於高壓狀態,導致體內平衡被打亂,進而產生疲憊、頭暈、心悸等不適。
- 日照時間變長影響生理時鐘:
冬天的日照短,身體習慣了較長的黑夜,而春天日照逐漸變長,這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導致晚上難以入睡、睡眠品質下降,進而影響自律神經穩定。

- 春天風大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春天多風,容易影響人體,讓交感神經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導致容易緊張、焦慮、心悸、血壓波動,進而影響身心平衡。
- 春天過敏讓身體壓力增加:
花粉、塵蟎、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在春天大幅增加,讓許多過敏體質的人容易鼻塞、打噴嚏、眼睛癢。過敏會讓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進一步影響自律神經的穩定,加重疲憊感與精神不濟。

- 荷爾蒙變動情緒起伏變大:
春天的環境變化影響腦內血清素,與皮質醇的分泌,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焦慮、憂鬱、易怒,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原因之一。
春天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
- 規律作息調整生理時鐘:
春天自律神經失調常與睡眠問題有關,建議每天固定時間睡覺與起床,即使是假日也不要睡過頭,以免影響生理時鐘。謝炳賢也推薦,晚上可以泡熱水澡、聽輕音樂,幫助身體進入放鬆狀態,提高睡眠品質!
- 每天曬太陽穩定血清素:
日照可以調節血清素,提升好心情。建議每天安排晨間或午間散步,讓陽光幫助調節自律神經,減少焦慮感與情緒起伏。另外,像是快走、瑜伽、伸展操這類運動,都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幫助身體放鬆,緩解焦慮與疲勞。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讓身體循環更順暢。

- 深呼吸與冥想放鬆交感神經:
當你覺得心悸、焦慮時,建議可以試試腹式呼吸法,也就是吸氣4秒→停留2秒→緩慢吐氣6秒,這種深呼吸能降低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幫助身心回歸平衡,也可以搭配瑜伽或冥想,效果會更好。
- 飲食調整補充鎂與維生素B群:
建議多攝取富含鎂、維生素B群、Omega-3的食物,幫助穩定神經系統,包括香蕉、堅果,還有魚類,跟綠色蔬菜。另外,謝炳賢提醒,要少吃咖啡因、加工食品、糖分過高的飲食,避免刺激自律神經,使症狀加重。
- 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春天適合溫和運動,如跑步。(常春月刊)
文章授權轉載自《常春月刊》春天最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教你「5招」調回來 睡眠品質也更好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