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於2月1日對大陸、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1)日強調,民進黨政府沒有「隔岸觀火」的本錢,必須積極因應川普2.0,同時協助廠商強化產業競爭力。
立委李彥秀表示,川普宣布,美國從2月1日起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同時也對大陸加徵10%的關稅,表面上的理由是「打擊非法芬太尼」,但實際上,川普仍然是要為「美國優先」鋪墊,為「製造業重返美國」鋪路,大陸、加拿大、墨西哥正好就是美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占美國進口總額的4成。
她說,事實上,早在去(2024)年11月25日當選總統後,川普就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將對中、加、墨3國加徵關稅,最後加徵的幅度也與去年底預告的一致,川普顯然有意藉由「言出必行」持續對3國施壓、逼上談判桌,也是警告各國不要「心存僥倖」。
李彥秀強調,台灣是美國的第八大貿易夥伴,去年台美貿易順差高達648億美元,不僅再次打破歷史紀錄,增幅更高達82%(2023年356億美元已經是歷史紀錄)。事實上,從競選期間到上週,川普已經多次表示「台灣搶走了我們100%的晶片生意」、「台灣如果要美國保護,就該繳保護費」,川普甚至不排除加徵100%晶片關稅,民進黨政府恐怕沒有「隔岸觀火」的本錢。
李彥秀指出,首先面對美國加徵關稅以及各國可能的反制與報復措施,全球新一輪的「關稅壁壘」山雨欲來,特別是對通膨造成的影響,加徵關稅是否會擴大到其他擁有巨額順差的貿易夥伴,台灣是否會被持續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甚至「海湖莊園協議」是否會成真,政府都必須妥善因應,特別是加強對美國商品的採購,縮小貿易順差,真的不能只是嘴巴說說。
其次,台美經貿互利互補不能只是口號,政府必須強化與美國政府的溝通,提供美方詳細的論述與數據,避免美方的政策受到偏頗資訊所誤導。
她進一步表示,未來4年,檯面上與檯面下的貿易談判恐怕難以避免,政府必須籌組「經貿遊說與談判應變小組」,結合財經、外交、科技與談判專長,因應川普2.0的各項挑戰。
最後,不僅是台積電,包括傳統產業以及將近170萬家中小企業過去都過得非常辛苦,面對全球經貿的劇烈變化,政府必須提出更明確的協助計畫,持續強化產業競爭力,讓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不至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