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中美貿易談判近日取得實質性進展,被視為兩國在緊張貿易關係中邁出重要一步。《彭博》(Bloomberg News)12日分析認為, 對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他堅持立場、強硬對抗美國總統川普(Trump)的決定,最終獲得回報,美方滿足了北京大部分的核心要求。

報導指出,在瑞士進行了2天談判後,美國將對大陸產品的關稅在90天內從145%降至30%,而北京則將對大多數商品的關稅降至10%。這次降幅超出中方預期,並推動美元和股市飆升,也為川普提供了急需的市場緩解,因他正面臨國內通膨加速上升壓力。
該協議最終滿足了北京幾乎所有的核心要求,研究公司Trivium China的聯合創始人特雷·麥卡弗(Trey McArver)表示,「這可以說是中國所能期待的最好結果——美國讓步了」,「展望未來,這將使中方有信心在任何談判中都對美國有影響力」。
報導稱自從川普開始將美國關稅提高到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後,習近平與其他世界領導人不同,他拒絕了川普多次提出的通話要求,即使關稅上升到了大陸稱之為「笑話」的水平。此外,北京宣布降低基準利率並採取了其他措施來鞏固內部經濟,同時派遣外交官到世界各地發起魅力攻勢,為大陸產品開闢新市場,並譴責美國的「霸凌行為」。
儘管大陸開始感受到經濟痛苦,工廠運營開始下滑,但習近平拒絕屈服於美國的脅迫,使之在大陸卻享受了民族主義的浪潮。與此同時,川普面臨來自商業遊說團體、市場參與者和共和黨成員越來越大的壓力,擔心自己會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失去席位。

蘭德公司(Rand)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傑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表示,「教訓是,經濟實力很重要」。對北京來說,這是一種戰略上的證明,至少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來看,這使得習近平對製造業和自力更生的關注,更加難以反駁。
就大陸而言,同意取消「解放日」以來實施的「非關稅」措施,但對白宮當務之急「解除對稀土元素出口管制」,卻沒有詳細說明,也未承諾增加對美投資,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 ( Jamieson Greer ) 明確表示,川普1.0貿易戰中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並未被納入討論,該協議承諾大陸購買價值 2000 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談判的重點是如何將關稅水平降至不構成禁運的水平,同時又能讓美國實現減少貿易逆差的目標」。
如今大陸有三個月的時間與美國達成一項更廣泛的協議,以重新平衡貿易,同時維護自身的利益。自川普第一任期以來,北京多年來致力於減少對美國主要進口產品的依賴,從巴西等新興市場的合作夥伴那裡購買更多農產品。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史考特·甘迺迪(Scott Kennedy)表示,如果大陸沒有採取徵收報復性關稅、出口管制和其他措施等強烈反擊,川普政府就不會放棄高關稅,「這將加強習近平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和國際的外交地位」,「他是這一輪衝突的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