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小孩痛!婦罹潰瘍性腸炎「一天血便十次」長達15年

分享:

58歲的陳女士15年來深受腹瀉、腹痛、血便所苦,嚴重到夜不成眠、一天跑十多次廁所甚至常常滲漏糞水,就醫確診為潰瘍性腸炎,以進階藥物治療後狀況明顯改善。

58歲的陳女士15年來深受腹瀉、腹痛、血便所苦,嚴重到夜不成眠、一天跑十多次廁所甚至常常滲漏糞水。(示意圖/Pixabay)

陳女士自30多歲起就深受腹瀉、腹痛及血便所苦,15年來雖然有透過診所就醫,長期使用類固醇及消炎止痛等藥物做症狀治療,但卻因為工作、家庭忙碌的因素,加上自恃年輕、可以忍,因此輕忽病症而未聽從診所醫師建議到大醫院就診,也放任發作頻率越來越高、症狀越來越嚴重。

113年9月開始,陳女士持續腹痛、一天跑十幾次廁所腹瀉且嚴重血便導致貧血,加上常常因來不及到廁所而失禁,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因此決定就醫。

收治陳女士的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顏旭亨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糞便帶有血與黏液、直腸出血或排便急迫感,是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一種,且為環境與遺傳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所引起。目前台灣約有4,000人罹患此病,男性略多於女性,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經顏旭亨醫師治療,腸道恢復健康(右)。(圖/彰化基督教醫院)

陳女士就醫時,症狀非常嚴重,經過臨床症狀診斷、檢驗及腸鏡檢查確診為急性嚴重之潰瘍性結腸炎。針對急性發作的一線治療除了5-胺基水楊酸 (5-ASA)類藥物外,通常需合併類固醇注射,但由於陳女士已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對高劑量類固醇反應不佳,因此改採進階藥物治療。

經過為期一個半月的治療後,陳女士順利擺脫對類固醇之依賴,並成功達到無類固醇之症狀緩解(steroid-free remission)。陳女士回憶,病情急性期帶來的腹痛堪比分娩之痛,伴隨著頻繁的血便與失禁,讓她感到無助與挫折。

腸鏡顯示陳女士腸道病灶範圍廣、潰瘍嚴重,確診為急性嚴重潰瘍性結腸炎(左)。(圖/彰化基督教醫院)

陳女士提到,住院期間,經醫師診斷及個案申請協助,成功取得重大傷病卡,並開始接受進階藥物治療。她回憶第一次施打進階藥物治療後,血便次數從一天超過10次減少至7次,腹痛也逐漸緩解。隨著第二次與第三次治療完成,她的排便次數進一步減少至4至5次,糞便也從液狀逐漸成型,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陳女士希望提醒更多人,潰瘍性腸炎雖然無法根治,但及早診治並接受專業醫療建議,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她以自身經驗呼籲患者正視症狀,不要輕忽疾病。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