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成青少年難拒菸誘惑!國健署:恐致腦部永久損傷

分享:

戲劇裡吸菸行為,常被賦予如繆思女神般帶來靈感或英雄崇拜等美好想像,國健署提醒,這些都是菸草商陷阱,據調查,近2成青少年未能堅拒菸品誘惑,恐導致腦部持久損害。

國健署針對4.2萬名國高中生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82.1%學生表示絕不吸菸,但仍有將近2成學生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圖/Photo AC)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2年針對4.2萬名國高中生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82.1%學生表示絕不吸菸,但仍有將近2成學生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多數研究指出,大眾媒體置入吸菸行為,以及看見同儕使用菸品,都會增加青少年嘗試菸品的興趣。

暑假是學生擺脫課業壓力的自由時光,同時也潛藏青少年接觸菸品及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的風險。國健署提醒,9成慣性吸菸者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菸品與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成癮性物質別小看,或自信能與之抗衡,許多人嚐鮮就此成癮。

青少年時期是身體與心理發展重要階段,菸品對青少年造成的傷害也就更大,尤其是導致腦部持久性損害。(示意圖/Pixabay)

國健署引用研究指出,青少年對尼古丁較敏感,且比成年人更早對尼古丁形成依賴性,青少年時期是身體與心理發展重要階段,菸品對青少年造成的傷害也就更大,尤其是導致腦部持久性損害,致使學習與記憶效率下降,情緒衝動易怒、焦慮、憂鬱等。

國健署提供4招拒菸方法,民眾平時可預先演練,不吸菸是正確、理所當然的決定,無須感到不好意思。第1招是當個優質聚會的主要策劃者,安排禁菸場所聚會;第2招為建立拒菸盟友網絡,事先與好友約定不吸菸,相互支持,遇到邀約吸菸的場合,能協助拒菸為對方解圍。

「台灣蝶王」王冠閎日前應邀擔任宣導大使,呼籲年輕世代拒絕電子煙誘惑,強調抽菸不能舒壓,還會帶來健康危害。(圖/中央社)

第3招則是預備婉拒的理由,如「我的呼吸道比較敏感,如果吸菸會喉嚨不舒服」、「家人對菸味敏感,我擔心菸味沾到身上,家人聞到會誘發氣喘」等;第4招為「直接堅定拒絕」,國健署表示,陳述吸菸的傷害,表明拒菸立場,真正的朋友是能尊重對方的選擇。

國健署說明,若發現身邊好友受菸癮所苦,可主動勸說戒菸,官方建置多元戒菸管道,民眾可撥打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諮商人員提供心理支持,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或至全台約有2700家醫院、診所、衛生所、藥局等戒菸服務機構接受服務。(中央社)

《中天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近2成青少年難拒菸 吸菸不會帶來靈感只會持久腦損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