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就狂吃?營養師:腎上腺皮質醇是「壓力胖」元兇

分享: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步調快速,許多人在壓力來襲時會不自覺地大吃特吃,導致體重節節上升。營養師張語希指出,這種「壓力型肥胖」背後其實與賀爾蒙失調有關,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改善。

張語希表示,當人體承受壓力時會分泌「腎上腺皮質醇」這種壓力賀爾蒙會增加對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望,同時促使熱量囤積在腹部和臀部。(圖/Photo AC)

張語希表示,當人體承受壓力時會分泌「腎上腺皮質醇」,這種壓力賀爾蒙會增加對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望,同時促使熱量囤積在腹部和臀部。長期下來不僅造成體重上升,還可能提高代謝症候群、脂肪肝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為了對抗壓力型肥胖,張語希建議從三個面向著手。首先是維持規律的三餐,搭配複合式碳水化合物如糙米、地瓜,以及優質蛋白質,可以穩定血糖與情緒。其次是補充抗壓營養素,包括可從燕麥、香蕉、堅果攝取的鎂質,以及從糙米、深綠色蔬菜獲取的維生素B群,還有存在於豆漿、乳製品與南瓜子中的色胺酸,這些都是維持情緒穩定的關鍵營養素。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適度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張語希強調,良好的睡眠品質有助於穩定賀爾蒙分泌,而運動則能促進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不僅有助於控制食慾,更能改善心情。

張語希提醒,男性腰圍若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需要特別注意代謝風險。(示意圖/123RF)
張語希提醒,男性腰圍若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需要特別注意代謝風險。(示意圖/123RF)

針對許多人關心的腰圍問題,張語希提醒,男性腰圍若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需要特別注意代謝風險。至於常見的「解壓食物」如手搖飲料、甜點或酒精,她指出這些高糖高刺激的食物只能帶來短暫的愉悅感,反而可能造成血糖波動,讓情緒更不穩定。

「壓力胖不是單純靠節食就能解決的問題,」張語希強調,真正的關鍵在於調整賀爾蒙平衡與生活作息,必須從飲食、作息與壓力管理三方面著手,才能建立穩定的內分泌系統,重拾健康與好心情。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