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舌燥、頻尿恐是「鈉」過量! 董氏基金會教「飲食減鈉4原則」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經常口乾舌燥、頻尿跑廁所,小心可能是鈉攝取過量。董氏基金會表示,鹽、調味醬料含有鈉,吃多除會造成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也會加速體內鈣流失,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及腎結石的風險,還易養成重口味的習慣,影響身體健康,建議用餐時應減少額外添加鹽、少吃加工品及少喝湯、學會看鈉含量,避開選擇高鈉產品。

董氏基金會在臉書粉專「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發文指出,1公克食鹽含有400毫克的鈉,適量鹽分可以讓食物品嚐起來更美味。日常飲食中除了從鹽獲得的鈉以外,包含天然食物中含有的鈉、加工食品中的鈉、烹調時添加的其他調味醬料、用餐時額外添加的調味醬料等。

衛福部指引也建議飲食口味盡量清淡、注意加工食品標示的鈉含量,每日鈉攝取量應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應注意飲食減鈉的4個原則。

  1. 少吃加工食品:選擇天然的原型食物,避免加工食品(罐頭、零食等)、加工肉品(培根、火鍋餃等)、醃漬品(醬瓜、筍乾等)。
  2. 選擇低鈉烹調方式:以「蒸、烤、燉」替代「紅燒、麻婆、糖醋、三杯」;請店家少鹽烹調、不額外加醬、較鹹的菜色過熱水;以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八角、九層塔)替代醬油、豆瓣醬、番茄醬。
  3. 少喝湯:湯的營養價值不高,且容易喝下過多的鈉與油脂;煮湯少加鹽,或使用天然食材,如昆布、蘿蔔、香菇、玉米,帶出自然鮮甜。
  4. 學會看鈉含量:注意看營養標示,「份數×每份的鈉」才是真正的鈉含量,選擇相對低鈉的食品。

最後,董氏基金會提醒,雖然鈉對於身體維持正常機能非常重要,但是人體對鈉的需要量其實並不高。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