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12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載具將於10月11日合法開賣。董氏基金會怒批其中含有「加味」加熱菸,公然違背《菸害防制法》第10條立法目的,質疑此舉圖利菸商,且加味加熱菸極易吸引年輕人使用,恐造成不可恢復性的傷害,呼籲監察院調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近9成的年輕吸菸者,第一次都是使用加味菸。加味菸的產生,源於近10年菸商為打入青少年族群,刻意添加花香、果香或巧克力、薄荷口味等添加物,掩蓋傳統菸菸草辛辣的刺激味,或設計新穎造型產品,以吸引青少年使用。
以菲利普莫里斯的加熱菸為例,2014年11月首度在日本上市,據日本官方數據,日本15~19歲青少年使用加熱菸比率,2015年為0.6%,2019年便上升為4.8%,暴增8倍,而加味加熱菸便是吸引青少年嘗試的關鍵。
台灣也出現相同情況,國健署「202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發現,每10個青少年吸菸者中就有4個使用加味菸,國中39%、高中職44.5%,相較於2021年國中34%、高中職42.8%更高,特別是女生的使用率高於男生(國中女43.8%、國中男36.7%;高中職女61.2%、高中職男37.2%)。
「加熱菸是透過電子裝置加熱菸草產生煙霧,而電子設備本來就非常吸引青少年。」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曾受訪表示,1份針對42個國家的研究顯示,青少年加熱菸使用率為5.25%,是成年人的2倍以上,如果又是果香、巧克力和薄荷等千萬樣口味的加熱菸,吸引力更大,會誘導青少年誤以為這些產品無害、不含尼古丁,進而陷入尼古丁成癮的陷阱。

「加熱菸中的尼古丁含量並沒有比較低!」郭斐然說,尼古丁不僅具高度成癮性,對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大腦也有長期傷害,特別是大腦的前額葉區域,前額葉負責注意力、情緒控制與認知行為,尼古丁會導致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調控能力下降以及學習困難,因此被稱為「大腦毒素」。
7月國健署核准美日加熱菸龍頭2家業者共14品項申請案時,據此,拒菸團體、家長團體便質疑卻國健署沒有公布清單,讓人懷疑是否放行「加味加熱菸」,如今上市品項中果然就有加味加熱菸。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政府迄今未公告禁止加味菸,等同為加味加熱菸放行鋪路,「先開後禁」不應成為選項,加味加熱菸先上市,對年輕人是不可恢復性的傷害,且恐造成黑市氾濫。
《中天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