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孩特別容易得中耳炎?醫揭「耳咽管短」是關鍵

分享:

兒童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孩童經常揉耳朵或感冒後出現耳朵不適症狀,可能是中耳炎警訊。桃園耳鼻喉科空軍醫師王曜指出,兒童特別容易罹患中耳炎,主要因為其耳咽管比成人短且平,使病菌容易從鼻腔進入中耳引發感染。

兒童之所以特別容易罹患此疾病,關鍵在於其耳咽管構造。(示意圖/Pixabay)

王曜醫師解釋,中耳炎是指耳朵中的中耳腔發炎。兒童之所以特別容易罹患此疾病,關鍵在於其耳咽管構造。這條連接中耳和鼻腔的通道在兒童身上較短且平坦,病菌因此能輕易從鼻腔進入中耳,造成感染。

針對兒童中耳炎的常見成因,王曜醫師首先指出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原因。感冒、流感等疾病會使病菌透過耳咽管從鼻腔進入中耳,引發發炎。他建議家長需密切觀察孩子的耳朵狀況,若感冒後出現耳朵疼痛或發燒症狀,應儘快就醫診斷。

過敏也是引發中耳炎的重要因素。王曜醫師表示,過敏反應會導致鼻咽部組織腫脹,進而影響耳咽管的通暢性,干擾中耳的排液與通氣功能。他建議家長應定期帶孩子進行過敏源檢測,並做好過敏防治工作,避免過敏引發中耳炎。

針對兒童中耳炎的常見成因,王曜醫師首先指出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原因。(圖/臉書「空軍衛國 醫師保家 耳鼻喉科王曜院長|鼻過敏 耳鳴 打鼾|桃園八德中壢」)

耳垢堆積阻塞同樣可能導致中耳炎。王曜醫師指出,當孩子不願清潔耳朵時,積聚的耳垢可能阻塞外耳道,進而導致耳膜感染,最終引發中耳炎。他強調保持耳道清潔的重要性,但同時警告家長切勿自行使用棉花棒等物品清潔,以免損傷耳道。若有耳垢困擾,應尋求專業醫師處理。

不當的耳朵清潔方式也是中耳炎的潛在原因。王曜醫師提醒,過度插入耳朵或使用耳塞等不當清潔方法,可能損傷耳道並引發感染。他建議家長避免自行幫孩子清潔耳道,並定期進行專業清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王曜醫師呼籲家長重視兒童中耳炎的預防與治療,透過正確的照護方式,可有效避免中耳炎反覆發作,讓孩子健康成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