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二手菸難解! 台灣仿效日本設吸菸亭難達共識

分享:
0:00
volume_up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菸害防制法執行近30年,室內禁菸有感,但路邊二手菸始終難解,即使去年再次修法,不抽菸者在台灣街上仍無處可躲,效仿日本設戶外定點吸菸亭討論多年,至今依舊難達共識。

菸害防制法執行近30年,路邊二手菸始終難解。(示意圖/pixabay)

台灣菸害防制法注重室內,多數休閒場所不再菸味繚繞,當癮君子被趕到街上,戶外二手菸問題仍在,新法滿週年,新增不少景點為禁菸區,讓人聯想到路上禁菸的日本,董氏基金會菸害防治組主任林清麗告訴中央社記者,戶外禁菸觀感好,但實際傷害減少,沒有台灣室內禁菸有效。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坦言,台灣戶外二手菸暴露確實是一大問題,據111年調查顯示,室內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下降至4%,但戶外二手菸暴露率過去10年都維持在40%至60%左右,最常有人在面前吸菸的場所以「馬路上、街上、騎樓等」居冠。

羅素英說,現階段解方之一是透過菸害防制法第18、19條,允許各級主管機關或地方政府以地方特性,將戶外人口聚集處,如便利商店前騎樓、公園等,公布為禁菸場所,讓菸害不要發生在戶外人口較多的地方,避免民眾日常生活沿路都是二手菸。

討厭菸味的Y小姐說,台灣戶外隨處有人抽菸,「感覺疫後比疫情前還多」,路邊報復性抽菸,簡直讓人無處可躲,像懲罰不抽菸的人永遠無法拿下口罩,戴著仍聞得到菸味;有抽菸習慣的J先生則認為,在台灣街頭抽菸並不舒服,未專設抽菸區,路人只會謾罵吸菸人士。

台灣想效仿日本路上禁菸、設立路邊固定抽菸亭並不容易,林清麗說,路邊擺放菸灰缸,吸菸者自然集中,看似簡單的舉動,在土地小、人口多的高密度生活區規劃相當困難。台灣不會有店家、住戶願意與抽菸亭當鄰居,建議從主要幹道、公車亭等,民眾有聚集必要的戶外點開始禁菸。

高雄榮民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表示,設立戶外抽菸區需強烈社會共識。台灣還有很多「工具」未被使用,比如調高多年不變的菸價,目前市面充斥新台幣70、80元的菸品,其實只要增至百元以上,抽菸的人會變少、抽菸次數降低,戶外二手菸自然隨之減少。(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