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瑋玲/綜合報導
移民火星不再只是電影題材,在不久的未來真有可能實現!大陸研究團隊透過AI機器人協助,成功從火星上的岩石提取出氧氣。
根據《每日星報》報導指出,大陸科研人員透過AI機器人,在耗費2個月的時間、歷經一個複雜的過程後,科學家成功地從火星的五種岩石樣本中提取成分,研製出一種新型製氧催化劑。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套提取流程是符合火星的生態,能夠在零下37度的低溫來進行工作。
《新華社》報導,大陸科學技術大學研製的這款AI機器人「機器化學家」,不僅「會學」還「會想」、「會做」。這次研製催化劑,根據火星隕石的多種化學成分,一共有376萬多種可能的組合配方,如果靠人類科研團隊一一實驗驗證需要2,000多年。
由於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極低,無法滿足人類生存,近年來,國際科學界發現火星上存在大量的水,那麼在火星上利用太陽能發電,再用電從水中解析出氧氣,成為可行的技術方案之一。
然而「電解水」還需要使用催化劑,來解決製氧速度慢、能耗高等問題,若是從地球運送成本則會非常高昂。
因此,能否在火星上就地取材研製催化劑,成為一個關鍵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