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6歲的亞亞(化名)畢業後投身業務領域,因壓力大、愛吃辛辣食物,臉頰出現嚴重玫瑰斑(俗稱酒糟),不僅肌膚變得乾燥、腫脹,卸妝後皮膚毛孔明顯粗大,醫師建議內服外用兩招,讓她重新找回好膚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冠宇指出,這名患者到診時情緒十分低落,自述一開始只是皮膚容易泛紅,特別是在鼻翼、臉頰兩側,甚至伴隨輕微的灼熱感,原以為只是敏感膚質的常見問題,泛紅範圍卻逐漸擴大,肌膚變得乾燥且不時出現腫脹與丘疹,甚至連不上妝都能明顯看到皮膚毛孔明顯粗大。
由於有客戶當面告知臉部皮膚看起來「發炎很嚴重」,同仁也都開始關心她的身體狀況,讓她壓力越來越大,因此不得不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
經檢視患者膚況後,沈冠宇判斷她罹患的是「玫瑰斑」,其英文「Rosacea」就是形容臉部中心部位(臉頰、眉心、額頭、鼻子與下巴)像玫瑰紅一般的體質,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病理機轉複雜,涉及免疫及神經血管層面的失調、相關基因因素及誘發因子等,主要症狀包括臉部潮紅、血管擴張、丘疹與膿皰,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眼部,導致眼睛乾澀、異物感與淚液增加。

沈冠宇說明,玫瑰斑容易被誤診為青春痘、脂漏性皮膚炎或濕疹,雖然也被稱為「酒槽」,但其誘發原因多樣,並非單純與飲酒相關,而可能是受到化妝品刺激、雷射治療的光熱反應、悶熱環境、日曬、辛辣飲食、運動或情緒壓力等因素影響,部分頑固型玫瑰斑甚至與蠕形蟎蟲增生有關,因此必要時需進行蠕型螨蟲密度的篩檢,來決定是否給予適當的抗蟎蟲治療
沈冠宇也提到,玫瑰斑可分為丘疹膿皰型、紅斑血管擴張型、鼻瘤型(酒糟鼻)及眼部型等,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應循序漸進,首選外用藥物如 metronidazole藥膏,或考慮非類固醇藥膏與杜鵑花酸等,症狀嚴重也可使用口服藥物如doxycycline,或根據病情考慮低劑量口服A酸與降血壓藥物。
至於光電治療如染料雷射、強力脈衝光與光動力治療,也能幫助減少血管擴張與紅斑現象,針對部分酒糟鼻患者,則會建議透過外科手術與汽化型雷射改善病況,眼部型玫瑰斑則需配合眼科檢查與治療。

沈冠宇提醒,溫和清潔、適度保濕與多重防曬措施十分重要,應避免使用過度刺激的保養品與化妝品,盡量以成分簡單、無香料的護膚產品為優先,首次使用時先小範圍測試,以確保不會引發過敏或刺激,同時應遠離惡化玫瑰斑的環境,如高溫、烈日、極端冷熱溫差與劇烈情緒波動,並避免過早接受醫美光電治療或使用美白產品,應在病情穩定後再與醫師討論適當療程。
沈冠宇建議,針對需要長時間化妝的職業群體,如網紅、演員、空服員、業務員等,都應特別注意皮膚的保養與防護,避免讓職業需求成為健康隱患,一旦出現臉部潮紅、紅疹或血管擴張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病情惡化,影響日常生活與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