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婦愛喝手搖飲「腎長水泡」!醫警告手搖飲的「這物質」恐傷腎小管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中,許多人喜歡在路上買一杯涼涼的手搖飲喝,不過,一講到手搖飲大家都知道熱量高,是導致肥胖與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但其實它對人體的傷害遠不只這些,江守山醫師更透露,手搖飲的容器與杯口的塑膠薄膜,充滿會傷害腎小管的塑化劑,吸收後更是會使腎衰竭程度惡化。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今天大小事》YouTube分享,曾遇到一名50歲婦人就診檢查後,發現2顆腎臟都有水泡,但婦人多年來都沒有腎臟疾病問題,經詢問過後才得知,原來該婦人因常喝手搖飲而導致疾病。

對此,江守山也說明,多項研究已證實,塑化劑是會傷害腎小管的毒物,而現代民眾常常手邊都有一杯手搖飲,而手搖飲的杯子與杯口封膜的薄膜都含有塑化劑,因此暢飲手搖飲的同時,也會攝取有害腎小管的塑化劑。長期飲用手搖飲,除了會變胖、引發糖尿病等疾病外,還會因腎臟受損,出現些微的血尿、蛋白尿,並於腎臟中出現水泡。

而衛福部國健署也表示,含糖飲料不但不能解渴,反而可能越喝越渴,還會成為健康的敵人,因此也推出了減糖生活3技巧:「喝白開水最好」、「飲料聰明選」、「原味乳好健康」,幫助民眾掌握技巧,聰明選擇消暑飲品,輕鬆無負擔的度過盛夏時光:

技巧1、「喝白開水最好」:
白開水可以協助體內代謝,並補充流失之水分,因此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8杯水(每杯240毫升),國小學童建議至少飲用1500毫升的水,並且分次喝,飲用時小口慢飲,而在運動時,於運動前、中、後皆補充水分,避免因脫水造成身體的不適,另外也可以嘗試自製無添加糖的風味飲品,如水果茶、花草茶等。

技巧2、「飲料聰明選」:
購買市售包裝飲品時,選擇糖含量標示為0者最健康,或是選擇天然果汁較健康,建議民眾可仔細看營養標示與成分,選擇熱量與糖量較低、較無負擔之包裝飲料;購買手搖飲料時,仔細看店家提供的標示,選擇無糖或微糖,並減少配料的添加。

技巧3、「原味乳好健康」:
原味乳的糖並非額外加入之添加糖,是飲品的好選擇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於107年公布之「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應攝取1.5-2杯(每杯240毫升)原味乳(鮮乳、原味保久乳等)。原味乳中含鈣質、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由於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大多不足,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是最容易滿足鈣質需求的方法,而一般調味乳皆含添加糖,因此建議民眾選擇原味乳。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